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0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平 《北方园艺》1992,(5):53-54
为了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够长年食用新鲜的食用菌,且美化家庭,现向广大爱好食用菌栽培者介绍家庭观赏食用菌栽培技术。一、配料及原料处理:观赏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以纺纱厂的废物——落地棉作为主要栽培料进行生料养植的,同时需要磷酸二铵、白灰粉、多菌灵,其比例分别为97.5%、1%、1%、0.5%。首先,将落地棉放入一容器内用热水泡透,同  相似文献   
2.
露温露时和施氮量对稻瘟菌侵染的多元影响及其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研究了露温(DT),露时(DP),和施氮量(N)对稻瘟菌侵染的综合影响。发现这三个因子及其互作对侵染均有明显的作用,在供试条件和范围内,其作用大小为DP > DT > N > DP×DT > DT×N > DP×N > DP×DT×N。并得出了侵染的适合条件范围。本文首次在稻瘟侵染的研究中应用了侵染几率的概念,组建了侵染几率因气象和栽培因子而变的预测式。  相似文献   
3.
在温室条件下,对9个无垂直抗性基因粳稻品种×8个日本标准稻瘟菌株组合测定了侵染几率(IP)、病斑型比例(PB)、病斑扩展速率(LR)和产孢能力(SPC)组分,并据此确定了品种与小种的适合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SPC的互作项外,其它组分及类型,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品种和小种主效应所占方差更大,从而证实了品种的抗性类型为水平抗性。某些品种在IP、PB及LR组分上反映了小种的专化作用,但因为不同品种在各组分上的抗性反应不同,因此,品种水平抗性的稳定性不能由组分的小种专化作用确定,而须由各组分组成的适合度的小种专化性确定。对品种X小种的适合度进行了互作的多重比较,未发现专化性互作,说明供试品种的水平抗性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黄瓜霜霉病是日光温室黄瓜的主要病害,流行时间长,为害严重,它还是春棚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重要菌源地。因此,抓好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治尤其重要。1 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治的三个关键期1.1 定植这是防治的第一关。通常为了利于缓苗,定植后即浇水,并闭室保温,尤其是夜间。因此,棚内湿度大,叶面结露时间长,瓜苗长势弱是当时黄瓜生产的主要特点,如果定植苗带有霜霉病,防治不及时或用药不对路,则霜霉病大流行并毁种的可能性极高。因此在定植前、后,选用对路的保护剂或治疗剂  相似文献   
5.
对玉米蛋白粉(CGM)及豆粕(SBM)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及粗蛋白质(CP)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及瘤胃降解前后色氨酸(Trp)的质量分数变化进行比较评定。选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平均体质量28kg的育肥哈萨克公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技术对2种饲料的DM、OM及CP在育肥羊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瘤胃停留时间及降解前后的Trp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瘤胃固相食糜的平均外流速度为1.84%·h-1条件下,豆粕和玉米蛋白粉DM、OM及CP的有效降解率(ED)分别为72.86%、66.16%、55.27%和59.66%、59.19%、48.10%,瘤胃停留时间(RRT)分别为14.75h和21.93h。随着豆粕在瘤胃内培养时间的延长,色氨酸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玉米蛋白粉的色氨酸在降解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6.
孔平 《世界农业》1992,(3):29-32
从对称细胞融合到不对称细胞融合大致经历了一个年代,除烟草和油菜外,蔬菜作物是研究得最多的,物种也是最丰富的,作为远缘杂交育种的一种手段,近几年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利用尼龙袋法和改良体外三步法评定脂肪粉包被赖氨酸(Lys)的瘤胃降解率及小肠消化率。选用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体重为(28.0±2.97)kg的5月龄哈萨克公羊,代谢笼内单笼饲养,每天饲喂棉籽壳200 g、精料500 g、小麦秸400~500 g,余料不超过10%。结果表明,该脂肪粉包被赖氨酸的干物质(DM)及粗蛋白质(CP)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均为20%,瘤胃保护率达到80%。经胃蛋白酶和胰酶培养24 h后,DM及CP的消化率分别达到63.6%和98.8%。综上所述,该脂肪粉包被赖氨酸可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反刍动物氨基酸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8.
参照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的方法对金龟子绿僵茵发酵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在pH值≥10的条件下,采用萃取技术、T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代谢产物中的总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代谢产物中苦马豆素的特征显色反应明显;TLC、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发现升华后的产物中以苦马豆素为主要成分,为苦马豆素获取途径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小麦秸秆饲料,试验以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平均体重为28 kg的3只农户养殖育肥哈萨克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小麦秸干物质、有机物及粗蛋白质的瘤胃有效降解率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在瘤胃固相食糜平均外流速度为1.84%/h的条件下,干物质、有机物及粗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2.56%、32.13%、53.31%,小麦秸在瘤胃内停留时间为31 h。  相似文献   
10.
抗病突变体筛选技术及其在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平 《中国蔬菜》1992,1(4):24-0
自Carlson(1973)筛选出第一种植物细胞抗病突变体——烟草抗野火病突变体以来,已有17种作物抗50余种病害的突变体问世,据统计在各种生物技术手段中突变体筛选技术是迄今得到抗性新材料或品系数目最多最广泛的,其中有近1/3的抗病突变体是蔬菜类的,这说明抗病突变体筛选技术无论对该技术本身的发展还是满足蔬菜育种或生产的需要都是十分值得总结和进一步探讨的。本文在概述突变体筛选技术一般程序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蔬菜抗病突变体筛选技术从选材与筛选两个方面作一简要的综述。 特点与程序 与其它育种技术相比,突变体筛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