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运用景观空间数据分析软件计算相关景观指数,通过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景观格局总体情况、斑块面积、周长、总数、分维数、破碎化、均匀度及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探讨保护区内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为保护区主要森林景观;景观要素的斑块面积、周长、数量差异极大;亚乔林及低矮阔叶乔木林景观宽块形状最复杂,且破碎化程度较高,针阔混交林景观斑块形状同样较复杂,但破碎化程度低,且成因不同;保护区总体景观多样性程度较低,景观类型分布不均匀,景观异质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常鑫  郑昕  柴政  孙义男 《安徽农业科学》2015,(2):166-167,231
通过对环境噪声实测,对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不同海拔的3类不同林型7条林带分别进行降噪效果试验,通过室内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①林带的减噪效果随水平能见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②林带宽度越大,降噪效果越明显.③以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针叶林为主的林带对白噪声的降噪效果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以常绿针叶林为主的林带对白噪声的降噪效果受季节变化影响最小,降噪效果最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