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获得以沼液为基础的枯草芽孢杆菌S37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采用Plackett Burman法和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lolgy, RSM)对以沼液为基础的枯草芽孢杆菌S37抑菌蛋白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在Plackett Burman试验基础上确定对抑菌蛋白影响较大的4个显著因素:MgSO4·7H2O、玉米粉、KH2PO4和豆粕;通过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枯草芽孢杆菌S37的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MgSO4·7H2O 2.95 g·L-1、(NH4)2SO4 2.4 g·L-1、NaCl 3.0 g·L-1、KNO3 4.41 g·L-1、CaCO3 5.89 g·L-1、ZnCl2 1.11 g·L-1、玉米粉4.18 g·L-1、KH2PO4 4.14 g·L-1和豆粕2.79 g·L-1。在优化条件下进行发酵验证,试验值和预测值较接近,吻合度较高,相对误差较小,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达1.94 cm,比优化前提高8.38%;用此培养基发酵产物滴施棉苗根际土壤,与对照相比,相对防效达到45.94%。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球孢白僵菌与吡虫啉复配防治棉蚜的效果,提出抗吡虫啉棉蚜的治理策略,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CXJ-1菌株对棉蚜的致死中浓度和致死中时间,并以对棉蚜致死率较高的1×109 mL-1、1×108 mL-1和1×107 mL-1  3个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分别与0、0.03 g·L-1和0.04 g·L-1的吡虫啉复配后,采用大田喷雾施药法测定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108 mL-1  CXJ-1孢子悬浮液与0.03 g·L-1吡虫啉混用是最佳配比;施用3 d后对棉蚜的校正防效为85.18%,第11天为60.33%,显著高于单用0.03 g·L-1吡虫啉,且对天敌瓢虫和草蛉种群数量影响最小。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与吡虫啉复配后对棉蚜的持效期长,可减少吡虫啉的施用量,从而减轻其对棉蚜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我区应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机化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做好计划、规划工作;加大投入,健全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加强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因地制宜引进试验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促进农机化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福海县农机推广站2007年在实施千亩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中,对打瓜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试验。1膜下滴灌、种植技术路线和技术要求1.1技术路线(1)秋翻地作业:秋翻地→机械化除→机械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