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钩藤碱最佳提取工艺,确定钩藤药材最佳采收时期。[方法]以传统外观质量和钩藤碱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质量浓度和超声处理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16(43)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检测不同采收时期钩藤碱含量的变化,确定最佳采收时期。[结果]钩藤碱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60%乙醇浸泡1 h,超声处理40 min, 80℃回流2 h;当年10月—次年2月为钩藤药材的较佳采收时期。[结论]优选出的钩藤碱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确定了钩藤药材的采收时期,为利用湖南钩藤进行饮片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开花对丹参多倍体丹酚酸积累的影响,以丹参多倍体为材料,探讨花蕾期、盛花期、衰败期叶片中丹酚酸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随着丹参花期的进行,表现出先升后降,在盛花期达到峰值,而5号丹参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时期均较其他丹参高。从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AT)、肉桂酸-4-羟化酶(C4H)和苯丙氨酸裂解酶(PAL)酶活性变化看,不同丹参在花蕾期TAT酶活性比开花后高,尤其是在盛花期时酶活性明显降低;PAL酶活性基本呈逐渐上升趋势;C4H酶活性变化随着花期的进行先降低后升高;但5号丹参比其他丹参的3种酶活性在各时期高,这可能是其丹酚酸含量较其他丹参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