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非期望产出纳入考量,并剥离外部环境的影响,利用改进的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15—2019年全国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地区分异。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土地和灌溉要素的配置,城镇化水平促进机械、劳动力和化肥等投入的生产效率,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的过度投资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较高的教育水平可提升农户对机械、土地等要素的管控能力,工业化发展带动农业机械作业。剥离外部环境干扰后,全国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显著变化,5年内的综合效率均值提高了0.07,纯技术效率提高了0.05,规模效率降低了0.01。将第三阶段全国农业生产效率分为4个类型,中部的效率“高高型”居多且分布均衡;东部次之,但存在轻微的发展失衡现象,部分地区长期为“低低型”;西部的效率分布极度不均衡,“高高型”和“低低型”间两极分化严重。基于此,从外部环境和地域特征两个角度提出推进农业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