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主要的病虫害,并针对各个时期的病虫害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GPX在植物抗氧化胁迫中的功能,并利用实时定量PCR试验证明GPX在盐胁迫下表达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烤烟良种繁育技术,以毕纳1号为试验材料,于2012和2013年研究了烤烟不同分枝种子成熟度、活力和萌发的差异;并于2012年研究了不同分枝种子抗氧化和呼吸酶活性。中间2枝和顶3枝蒴果成熟比例显著高于下2枝(P0.05);中间2枝种子千粒重、胚根长度和浸泡液电导率均显著高于下2枝(P0.05);不同分枝种子萌发速率、发芽(势)率、胚根重量、胚根体积和SOD、POD、CAT、NA+K+-ATP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中间2枝种子Ca2+Mg2+-ATP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顶3枝和下2枝(P0.05)。烤烟顶3枝和中间2枝蒴果成熟较整齐一致,种子活力表现为中间2枝顶3枝下2枝,良种繁育时应适当增加中间2枝蒴果比例而减少下2枝的蒴果比例。  相似文献   
4.
常温低湿储藏对烤烟种子活力和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发芽试验、胚根表观性状扫描、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在常温低湿黑暗条件下,对种子活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采收、储藏2.5年和储藏4.5年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储藏2.5年的种子水溶液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与新采收种子无显著差异,而储藏4.5年的种子电导率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储藏2.5年的种子胚根长度、胚根表面积和胚根体积显著大于新采收和储藏4.5年的种子或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在室温下,通过控制种子入库含水量和种子库相对湿度,使种子含水量保持在自由水临界点以下,种子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种子活力变化初期,表现为胚根生长潜力的下降,幼苗表型也将变弱,同时种子发生膜脂过氧化;但胚根生长能力的丧失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所以在种子活力变化初期发芽势(率)并不会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棉花播种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主要的病虫害,并针对各个时期的病虫害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低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植物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先玉335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用0.05 mmol·L~(-1)的SA水溶液和去离子水(对照,记作CK)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外源SA对低温胁迫下种子发芽、种胚淀粉酶、氧化损伤水平、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A处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重和鲜重分别显著提高了5.57%、7.20%、23.76%、15.49%和28.52%。SA处理的玉米种胚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在种子萌发第2、第6、第8、第10天比CK提高了28.6%、15.1%、9.6%和16.9%;而超氧阴离子(O_2~)和丙二醛(MDA)含量经SA处理后显著下降。SA处理提高了种胚抗氧化酶的活性,在种子萌发第2、第4、第6和第8天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CK分别提高了36.6%、25.9%、43.6%和46.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种子萌发12 d时比CK提高了9.0%;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第4、第6、第8天时比CK分别提高了13.0%、5.7%和17.0%。此外,SA处理还提高了种胚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综上所述,SA可以通过改善渗透调节能力和加速淀粉转化来缓解低温胁迫诱导的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为探究SA调控低温胁迫下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机制开拓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纸卷发芽的方法研究紫茎泽兰提取物胁迫下,添加外源NO对黄瓜种子萌发生长和幼苗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提取物可显著抑制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破坏根的组织结构,诱导黄瓜幼苗根系产生氧化胁迫;紫茎泽兰提取物胁迫下,添加外源NO可显著缓解提取物对种子萌发生长的伤害,1 g/L紫茎泽兰提取物+0.05 mmol/L SNP的混合溶液(ZN)处理下,种子活力指数以及幼苗鲜质量和主根长分别比提取物处理(ZL)提高35.69%、18.25%和49.14%;第8天时,ZN处理下幼苗根系SOD、POD、CAT、APX活性和抗氧化剂As A、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ZL处理高23.58%、19.64%、22.62%、4.20%、14.20%、21.30%,根系MDA和O2-含量分别比ZL处理降低3.60%、2.30%。添加外源NO能有效缓解紫茎泽兰提取物对黄瓜种子和幼苗根系的胁迫伤害,增强幼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不同检测方法或样品等因素对ALV检测结果的影响,为建立我国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检测和临床鉴别诊断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从我国不同种禽场获得的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进行ALV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检测;对上述不同检测结果区间的鸡只使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方法进行比较检验检测;对血清、血浆和蛋清样品使用DF1细胞和CEF进行病毒分离比较检测.结果,使用泄殖腔棉拭子和蛋清检测ALV P27的ELISA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且蛋清检测更为灵敏(线性关系方程为y(蛋清)=1.3765X(泄殖腔)+0.0363,相关系数为0.9588).ELISA直接检测值(S/P值)不小于1.5(蛋清)或2.0(泄殖腔棉拭子)的鸡只,分离外源性ALV的比例为100%;检测值不小于1.0(蛋清)或1.5(泄殖腔棉拭子)的鸡只,病毒分离比例在90%以上;检测值为0.2以上的鸡只,病毒分离比例仅为59%(蛋清)和32.4%(泄殖腔棉拭子);而且,至少10%得检测值小于0.2的鸡只仍能用细胞分离到病毒;另外,对相同鸡只,使用蛋清分离病毒的比例为21%,而血清为8.5%;从相同蛋清中使用DF1细胞分离病毒的比例为27.84%,而CEF为17.53%.结果表明,蛋清较泄殖腔棉拭子ELISA检测更敏感;90%以上检测值在1.0(蛋清)或1.5(泄殖腔棉拭子)以上的鸡只,使用DF1细胞能够分离病毒;比较发现蛋清较血清,DF1细胞较CEF分离检测病毒更敏感.该研究结果结论对在我国种鸡群实施ALV净化建立包括泄殖腔棉拭子或蛋清进行ALV P27抗原ELISA检测以及细胞分离ALV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花蒿对紫茎泽兰竞争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De Wit取代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入侵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与本土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竞争关系,观察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比例对紫茎泽兰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茎泽兰和黄花蒿混种样地中,紫茎泽兰相对产量(RYg)和相对密度(RDg)均小于1;随着黄花蒿混种比例的增加,紫茎泽兰的RYg和RDg均逐渐减小,同时紫茎泽兰的茎宽、分枝数、生物量逐渐降低;紫茎泽兰与黄花蒿之间的竞争大于紫茎泽兰的种内竞争,黄花蒿的存在抑制了紫茎泽兰种群数量的扩增;在黄花蒿混种比例较高的情况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紫茎泽兰的根冠比逐渐降低,同时紫茎泽兰的株高逐渐增加;紫茎泽兰能采取地上优先生长策略应对黄花蒿的强大竞争压力;在紫茎泽兰入侵早期利用黄花蒿进行替代控制,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两向线性非还原-还原SDS-PAGE(对角线电泳)来分离经过氧化胁迫处理的酵母细胞内形成二硫键的蛋白质,结果表明试验组电泳图谱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这可能是由于上样量400μg偏大,降低了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