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孙学保 《中国甜菜》2014,(2):46-47,58
研究了饲用型甜高粱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全膜双垄沟灌栽培、全膜覆盖平作栽培、露地栽培)对土壤含水量、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的影响;单茬收割以及不同株高条件下2茬收割、3茬收割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能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水,使植株茎秆含糖率增加,显著增加株高和产量,尤其全膜覆盖平作处理较露地栽培水分利用效率高70.52kg/(mm· hm2),增产41.74%.收获两茬产量要比收获1茬高10.98%,比收割3茬高18.64%;在收割两茬的情况下,头茬株高150cm时刈割总产量比头茬株高200cm时刈割总产增产4.49%.在生育期只有150d左右的区域,饲用型甜高粱可选择两茬或单茬收割,头茬在株高150cm左右收割,二茬收割时间在早霜来临之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饲用型甜高粱掰除分蘖和保留分蘖以及是否间苗同产量的关系,通过采用大田对比随机区组的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结果表明:保留分蘖、不间苗处理能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水,使植株显著增高,单株总茎数增加,显著增加产量,较掰除分蘖、间苗处理增产12.87%。高密度种植饲用型甜高粱保留分蘖不间苗不仅能显著增加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掰除分蘖和间苗定苗造成的人力财力损失。  相似文献   
3.
古浪县山旱地马铃薯覆膜时期与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旱地马铃薯覆膜时期与种植方式对土壤湿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覆膜时期的沟侧栽培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均高于垄侧栽培;同一位置种植的秋覆膜栽培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均高于顶凌覆膜和播前覆膜;秋覆膜沟侧栽培较秋覆膜垄侧栽培、顶凌覆膜沟侧栽培分别增产7.0%、20.6%。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保留分蘖条件下饲用型甜高粱不同种植密度栽培条件对土壤湿度、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含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在河西区种植不能成熟,不能孕穗,抽穗,但作为饲草作物不影响种植;当种植密度在14万株~15万株/hm2时,株高最高,含糖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亦达到最高,平均为135.73t/hm2。  相似文献   
5.
玉米先玉335全膜双垄沟灌制种父母本优化配置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玉米品种先玉335在全膜双垄沟灌条件下进行了父母本配置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膜双垄沟灌模式下,父母本比例为1∶6时玉米主要性状表现良好,产量最高,可达9305.6kg/hm^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其在马铃薯生产中的科学使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希森6号为供试品种,以7种增效剂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及产量等进行观测,并于收获期测定马铃薯产量。【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增施汇能聚谷氨酸、薯管家丰源1号、好田美酵素+蟹大力、康而健+利姆可以使马铃薯产量显著提高7.29%~15.61%,以汇能聚谷氨酸处理产量最高,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汇能聚谷氨酸能够提高马铃薯茎粗和单株薯重,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薯管家丰源1号可提高单株薯重及产量,提高马铃薯商品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金城8号是以高代自交系537-4为母本、ZJ069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二倍体西瓜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为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 d,果实发育期28 d,果实椭圆形,果皮为绿色底覆深绿色条带;瓤色大红,质地脆,汁液丰富,爽口甜美,籽褐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左右,中心含糖量11.0%~11.8%,中边糖梯度小,单瓜重5.3 kg左右,产量为4 300 kg/667 m2左右。适宜在西北生态区甘肃省及同类地区春夏季露地种植。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主要介绍了金城8号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金凯2号’玉米为材料,研究了6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灌浆进程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36 000(JK-A)、42 000(JK-B)、48 000(JK-C)、54 000(JK-D)、60 000(JK-E)、66 000(JK-F)株/hm26个播种密度处理.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呈"S"型曲线,可用Logistic模型进行模拟,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单粒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渐增持续期、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缓增期灌浆速率和快增期灌浆速率所致,而灌浆持续期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以及不同时期全膜双垄沟覆膜栽培条件对土壤的温湿度、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栽培的土壤含水量、地温、叶面积、干物质等指标均高于半膜覆盖栽培,半膜栽培又高于露地栽培;在全膜覆盖下,全膜双垄沟秋覆膜各项指标均高于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而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又高于全膜双垄沟播前覆膜和全膜平铺顶凌覆膜.同时,全膜双垄沟播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尤其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的增产效果更加显著,相对于露地、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全膜双垄沟播前覆膜、全膜平铺顶凌覆膜分别增产313%、9.22%、17.61%、27.40%.  相似文献   
10.
新金五是以150-9为母本、9506-2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二倍体杂交一代西瓜新品种。该品种为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05 d,果实发育期35 d,果实椭圆形,果皮为浅绿色底覆深绿色窄细条带,外观漂亮。皮厚≤1.3 cm,瓤色红。质地脆酥,汁液丰富,爽口甜美,籽粒小而少,千粒重20 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左右,中边糖梯度小。新金五西瓜单瓜重7.3 kg左右,产量为5 800 kg/667 m^2左右,压沙旱地增产效果尤为明显。适宜在西北生态区甘肃省及同类地区春夏季露地种植。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主要介绍了新金五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