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1.
以遗传背景相同的Wx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Wx基因对水稻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Wx基因对水稻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籽粒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Wx~b、wx基因型水稻产量相对较低,偏籼型的Wx~a、Wx~(in)基因型水稻产量较高,且随着后期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增加相对较大。Wx基因导入后显著增加籽粒的千粒重,Wx~a基因型水稻千粒重最高,Wx~b、Wx~(in)基因型次之,wx基因型最小,同时对籽粒的长度和宽度也有一定的作用。不同Wx近等基因系材料干物质积累的差异主要源自于抽穗后的结实期,且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加,差异更为明显,表现为Wx~a、Wx~(in)基因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较高。茎鞘物质的运转和利用也呈这一趋势,以Wx~a、Wx~(in)基因型水稻的物质运转能力表现较好,Wx~b、wx基因型水稻相对较差。这说明Wx~a基因型(偏籼型)水稻有相对较好的结实期物质积累能力和茎鞘物质运转能力,利于产量物质的增加和积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揭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与其蒸煮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及其对不同后期施氮水平的响应。方法 以3个常规籼稻品种和3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实施不同氮肥水平的处理,分析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 不论籼粳亚种,后期氮素肥料均显著增加了稻米蛋白质含量,品种对氮素的反应存在明显不同,但肥料处理效应大于品种间差异。随着后期氮肥水平的提高,稻米中四种蛋白组分含量也显著增加,以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氮肥的施用反应较大;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胶稠度显著变短;淀粉糊化特征值中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下降,而回复值、消减值呈上升趋势;食味值显著下降。相关分析显示,籼﹑粳稻总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籼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75**)﹑最高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崩解值呈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粳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23**)和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最高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的关系和籼稻基本相同。籼、粳稻食味值均与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显著负相关,与清蛋白(即比例最小的组分)的关系,籼稻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粳稻相关性未达显著。结论 后期氮肥水平的增加显著提高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显著劣化稻米蒸煮品质和适口性。四种蛋白组分的增加均会不同程度地劣化稻米食味,其中,尤以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的负效应较为显著,谷蛋白对食味的负效应也不可忽视,在籼稻品种中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