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沼肥连续2a在枣树上应用表明:使用沼肥的枣树叶色浓绿,叶片厚而亮,新梢平均生长量分别比施用磷酸二氢钾和对照增长5.6cm和7.3cm;施用沼肥、磷酸二氢钾和对照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14.1、13-3和11.1g;施沼肥处理单株产量比对照增产16.29%,施磷酸二氢钾单株产量与对照比增产14.38%.从外观上看,施用沼肥与...  相似文献   
2.
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盐山县是金丝小枣的故乡。二、三百年的老枣树数不胜数,其他树种的古树也有相当的数量。近几年来,盐山县、乡、村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配备了专业技术人  相似文献   
3.
<正>蜜罐新1号枣平均单果质量8.4 g,最大单果质量25 g。可食率96.5%,味浓甜,品质极上,鲜食品质可与冬枣相媲美,且比冬枣早成熟30~40 d。土肥水管理1.1基肥在枣果采收后到10月中下旬施基肥,每株施50~70 kg有机肥。1.2追肥1.2.1开花期追肥5月下旬施。株施尿素0.25 kg、磷酸二铵0.5 kg、硫酸钾0.25 kg。1.2.2幼果期追肥7月上旬进行。每株施含氮15%、  相似文献   
4.
冬枣新品种“沧冬1号”高接换头早期丰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冬1号"枣是从河北沧州枣区冬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短枝型优质芽变枣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我们以普通乡土金丝小枣为砧木嫁接成功并总结了一套嫁接成活率高、树体成形快、快速丰产的枣树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枣树在盐山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红枣种植面积目前已达24933.4hm2,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85%以上,品种以金丝小枣为主,年产量3万kg。自2007年以来,红枣进入白熟期后的连续降雨,再加上枣农管理技术缺乏及主栽品种结构单一,使盐山县的红枣遭遇巨大的裂果危害,裂果率达60%以上,给枣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  相似文献   
6.
幼龄苹果树的安全越冬措施1前期促进生长后期控制生长旺梢在8月底9月初摘心使枝条发育充实。为达到全面控长的目的,可在8月份喷1次15%300倍多效唑,或者在7月底8月初树干环割两次。两次相隔7~10d,两刀相隔15~20cm。2浇封冻水土壤封冻前,大约...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几个抗病枣树新品种(系)8a生树木及高接换头1~3a后遭受雪灾冻害情况,分析得出冻害的直接原因与春节前后降雪引起的地表持续低温和温度的剧烈变化密切相关,且不同品种、改接年限和砧木粗度不同其抗冻性不同,提出了减轻枣树冻害危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抗病枣树新品种(系)的抗冻性能,采用田间调查方法,调查了阜星、唐星、新星等12个抗病枣树新品种(系)8年生或高接换头1~3年后的枣树遭受雪灾后的冻害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改接年限和砧木粗度的枣树其抗冻性不同。还分析了冻害的直接原因,即与春节前后降雪引起的地表的持续低温和温度的剧烈变化密切相关;并提出了减轻枣树冻害危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枣树新品种"曙光"高接换头丰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曙光"是河北省林科院科技人员从太行山枣区婆枣品系中选育出的高抗缩果、裂果病的制干大枣新品种2008年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冀抗号",2010年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曙光"。该品种早果、丰产、适应性强,适于黄河以北枣适生区栽培。随着气候的变化,近年来盐山县枣树缩果、裂果病的  相似文献   
10.
枣树是盐山县重要的乡土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县果树种植面积3万余公顷,其中红枣种植面积2万余公顷,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80%以上,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被河北省林业局命名为"河北省优质红枣生产基地县"。在经过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以后,枣树已成为盐山县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干果树种,虽然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已开始面临品种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等问题,该文分析了盐山县红枣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要想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