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贵州10多年来小麦籽粒产量育种水平,从发展粮食生产的总体战略思考,提出近代小麦育种应面向多熟制、面向重穗型的特大穗育种,及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传统的认识饲养黄鳝成功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黄鳝生息、生理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点,甚至对其生息的理化条件还有些盲点.人工饲养黄鳝的工作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全过程规模化、工厂化饲养黄鳝的专业场所甚少,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还不完全,依其传统认识操作饲养黄鳝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小麦稀特名优种质的选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贵州农科院在小麦特早熟,特大粒,特大穗,穗分枝,矮秆,抗土产然特资源的创新及选育方面的主要进展,分析了稀特种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克服的方法,介绍了矮败小麦纯系转育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对小麦稀特名优种质资源的定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初步提出了确定小麦稀特性状的依据,列举了特早熟,特大穗,特大粒的划分实例,分析了特早熟,特大粒特大穗育种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鲜食大豆是江苏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江苏蔬菜生产种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市场上品种参差不齐,栽培技术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文章依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新审定的鲜食大豆品种“苏新6号”生产中试验的经验,研究集成了包括播种、管理和收获各个时期的高产高效栽培生产技术,配套该品种在江苏省的推广应用,为该品种实际生产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对小麦稀特名优种质资源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初步提出了确定小麦稀特性状的依据,列举了特早熟、特大穗、特大粒的划分实例,分析了特早熟、特大粒、特大穗育种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农民对农田作业机械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目前产销量最大的8.8千瓦手扶拖拉  相似文献   
8.
1采精前的准备 采精室应该宽敝,平坦,安静,清洁,室内设有假台畜并有防滑护蹄措施。采精时用发情母猪做台畜,效果最好。应选择健康、体壮、大小适中、性情温驯或已有习惯作台畜的母猪,做采精用的台畜。采精前,台畜母猪的后躯,特别是尾根部、外阴部、肛门部应彻底洗涤清洁,再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假台畜用木料或钢材做成,一般长130厘米,高50厘米,背宽25厘米,如做成两端式,加上高低自动调节装置,就更为方便而实用。将保温杯的保温套及消毒过的集精杯、玻棒、温度计、纱布(2-4层)、乳胶管等放置于40℃的恒温箱中预热。显微镜要先调好焦距,镜检箱温度保持在35-37℃,载玻片和盖玻片应放在镜检箱内预热,镜检箱旁边放擦镜纸用。准备好pH值为5.5-9.0的试纸2-3张放在比色板上备用。把消毒好的稀释液放进水浴锅或恒温箱预热,稀释液的pH值以6.5-6.8为宜。将有效的青霉素和链霉素金属瓶盖及瓶口周围的封蜡除尽备用。把分装精液的瓶子和瓶塞洗净消毒好,在采精前放在恒温箱里预热。采精员、检验员进行自身消毒,戴上乳胶手套。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云计算已经在很多地方开始彰显,大数据一时已经成为新闻的热门词汇。与此同时,在《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教学上大数据也有着重要影响。在提出了大数据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影响后,就如何应对又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孙智开  王石惠 《种子》1994,(1):10-13
本试验中,穗分校在F1呈隐性遗传,F2表型分析受3对核基因控制,多呈三隐性遗传形式,或至少有2对为隐性。同时表现有明显基因果加效应,如F2、F3分离,除有分技与不分枝个体外,还出现具创生小穗而小穗轴不伸长的拟分枝穗,按个体分枝穗和拟分校小穗多少分,又有各种中间类型,这一遗传表现仍需深入研究。本文还讨论了分枝穗育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