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26篇
  60篇
综合类   28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3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期夜温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试验表明番茄苗期低夜温不仅提高了畸形果发生率,而且也提高了畸形果平均级数和综合指数,并增加了畸形果的类型,同时乱形果在畸形果中所占的比例也增大。试验还认为:引起番茄畸形果大量发生的界限温度在大于6℃和小于12℃的范围内,低温所需时间为幼苗2片子叶充分展开后10~16天,幼苗低温敏感期为2~4片真叶展开期。因此,番茄育苗期间应避免2~4片真叶展开期夜温低于12℃。  相似文献   
2.
番茄不同部位中糖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试验将番茄光合产物运转途径上叶片(源) 、运输系统以及果实(库) 区分开, 分别测定其糖的组成和含量以及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番茄光合产物运转途径上从“源”到“库”各部位糖的组成和含量不同。叶肉中果糖的含量最高, 蔗糖的含量最低; 中筋中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 叶柄维管束中葡萄糖含量最高, 蔗糖含量次之, 果糖含量最低。节间和果柄维管束中主要含有蔗糖。果实维管束以及果实内各部位中则主要含有葡萄糖和果糖, 且两者含量无显著差异, 蔗糖含量很低。萼片中葡萄糖含量最高, 蔗糖含量最低; 果蒂中3种糖含量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番茄叶肉及光合产物运转组织中转化酶活性很低, 而在库器官的非维管组织中转化酶活性较高。果蒂中的蔗糖合成酶( SS) 活性最高, 其次是叶肉和运转组织, 果实内各部位中SS活性较低。在合成蔗糖的器官—叶肉中, 有较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活性, 运转组织中的SPS活性较叶肉中降低, 但果柄维管束和果实维管束中则表现出较高SPS活性, 果肉、果胶质胎座及心室隔壁中的SPS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3.
雾培法根际CO2对马铃薯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汽雾栽培方式对马铃薯根际连续 35d的CO2 处理表明 :温室大气处理 (CO2 380~ 92 0 μL·L-1 O2 2 1% )和室外大气处理 (CO2 380 μL·L-1 O2 2 1% )马铃薯植株的形态特征非常接近 ,其株高、叶面积、根系质量、匍匐茎数量、块茎产量以及生物量均比根际高CO2 处理 (CO2 36 0 0 μL·L-1 O2 2 1% )明显提高 ,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增加 ,光呼吸速率与CO2 补偿点降低 ,叶片光系统Ⅱ功能改善 ,光合速率提高 ,植株生长发育旺盛 ,块茎产量增加 ,说明合适的根际CO2 浓度 (CO2 380~ 92 0 μL·L-1 O22 1% )可能是汽雾栽培马铃薯植株生长旺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光对园艺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青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在植物花朵、果实等器官色泽形成和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组织中花青素的形成依赖于光信号,但是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及信号网络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晰。本文简述了花青素生物合成及运转过程的研究进展,简要归纳了MYB、bHLH、WDR三类主要因子对花青素合成的转录调控作用,重点阐释光信号(光强、光质、光照时长)对植物花青素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长)主要通过不同的光受体(UVR8、CRYs、PHOTs、PHYs)影响光信号通路重要因子COP1的泛素化能力和HY5的稳定性,以及其他光信号转录因子如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这些光信号因子一方面直接结合到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上,转录激活或抑制它们的表达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另一方面,这些光信号因子通过与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蛋白互作,影响它们形成的MBW复合体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此外,这些光信号因子还可以通过不依赖于MBW复合体的通路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如HY5通过调控miR858影响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另外,一些未知的光响应因子可能以不依赖MBW通路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调控花青素合成基因和液泡膜上的运转蛋白,改变液泡酸化,调节花青素的合成。同时,光信号会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一些因子也会通过依赖和不依赖MBW的途径影响植物花青素的合成。这些途径如何协调以及哪些信号因子优先受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间)调控?本文为深入研究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以探索光调控花青素积累的有效途径及靶标分子,为利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和光环境调控手段改良园艺植物花青素积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工业与民用配电手册>>中关于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方法提出疑问,并结合<<手册>>中的例题,给出了作者认为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与提升大田作物机械化水平相比,畜牧水产机械化是一个新的领域,农机行业如何谋划、操作?农机鉴定、推广如何助力?农机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又该从哪些方面实现突破?近日,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仪坤秀。现状——机械化率不断提升机械保有量稳定增加问:三年八个相关文件出台,请问国家为什么将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提高到这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花期施用PCPA和2,4-D对发育过程中番茄果实糖含量、蔗糖代谢相关酶和果糖激酶活性及果糖激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番茄果实的发育,果糖激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均先上升后下降,成熟时达到最低,但FRK1基因表达量较高;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呈递增的趋势,成熟时含量达到最高。PCPA和2,4-D处理后降低了成熟番茄...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郊温室土壤钙素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温室土壤中钙素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迁移转化规律,以沈阳市郊栽培年限为15年左右的温室耕层和犁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钙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形态钙素与土壤pH值、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全钙含量呈现出温室>冷棚>耕地的规律性.温室土壤中交换性和酸溶性钙含量高于冷棚和耕地土壤,但钙素的有效性相对降低.温室耕层土壤中以非酸溶性钙含量为主,犁底层土壤中水溶性、交换性和酸溶性钙含量较多,钙在土壤中易向下迁移;温室耕层土壤中酸溶性钙与pH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温室土壤pH的降低可促进酸溶性钙在土壤中的淋失.土壤全钙和非酸溶性钙与有机质之间呈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有机质含量主要影响土壤中钙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以鸡骨素酶解液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初始p H值条件下,添加木糖、半胱氨酸及硫胺素制备的Maillard反应产物(MRPs,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在热反应过程中的特性变化。研究表明,p H值差异引起各体系氨基酸和总糖初始含量及变化趋势差异,p H值5、7和9体系反应终点多肽含量分别为100.11、100.01、104.55 mg·m L-1;与其它2个体系相比,p H值9体系分子量为2.3、1.39k Da的峰消失,出现峰面积较大的2.95k Da峰和较小的1.04k Da峰,褐变程度为p H值7体系的1.7倍;随着p H值升高,不同体系的MRPs风味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p H值7体系的有机硫化物电子鼻响应值约为其它两个体系的1.6倍,p H值9体系的氮氧化物响应值最大。不同初始p H值影响添加物的含量及状态,导致各体系Maillard反应历程不同,引起MRPs化学组分的差异。本研究为鸡骨素酶解液MRPs风味及功能组分生成机制的研究及鸡骨高值化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文用单宁酸作交联剂对明胶进行交联改性,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反应条件并建立回归模型,并对交联前后的明胶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紫外光谱和黏度等3方面的分析测定,确认单宁酸交联对明胶所产生的交联作用,开发新食品配料交联明胶。结果显示:适宜的交联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7.5℃,时间50h,单宁酸添加量80mg/g明胶。性质分析表明,与原料明胶相比交联明胶一些性质发生变化,紫外光谱分析发现交联明胶在276nm出现新吸收峰,表明交联明胶分子中存在苯环;电泳后交联明胶的蛋白质条带色泽明显变浅,且交联度越大条带色泽越浅,此外,交联明胶溶液的黏度明显增大,说明单宁酸交联处理使交联明胶中有更多的大分子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