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疆麦棉间作对棉花苗期风灾防范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麦棉间作预防棉花苗期风灾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于2021年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兴平乡进行示范试验,以该技术的3种种植模式(麦棉同播间作垂直风向模式、麦棉同播间作同风向模式、先麦后棉错时播种间作模式)为处理,以常规种植模式为对照,对该技术防风固沙能力和减灾保产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采取补种和重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减施氮肥运筹调控棉花生育期获得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分析各生育时期棉花APAR和FAPAR与产量的关系,提高棉花群体绿色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方法】 5个施氮处理施基肥量一致,对不同处理的追氮肥量进行按比例减施,并监测各生育时期棉花群体光合有效辐射。【结果】 5个施氮处理的棉花APAR和FAPAR在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相似,其值从蕾期逐渐上升,至盛花期和花铃期达到较高水平,随后逐渐降低,至吐絮期降到最低水平;按高低排列依次是N1>N2>N3>N4>N5,并且棉花的APAR和FAPAR与籽棉产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 减施氮肥运筹对棉花APAR和FAPAR的动态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利用其在生育期的变化特征来优化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追施不同氮肥量对陆地棉SPAD值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在南疆巴州地区以当地主栽品种‘巴43541’为材料,设置4个追施氮肥水平,分别为不追施氮(N0)、减施50%常规追施氮肥(N1)、常规追施氮肥(N2)、增施50%常规追施氮肥(N3),分析不同追施氮肥量对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施50%追施氮肥量能增加陆地棉各生育期的SPAD值和SPAD积累值,且生殖器官干物质转化比例最高为60.53%,产量为6581.32 kg/hm2,相比于其他处理增产1.4%~16.5%,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减施50%常规追施氮肥处理较其他处理增产虽然不显著,但是能够显著增高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可考虑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新陆中7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以里格尔87-5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水分调控下剪叶和灌水量对加工番茄果实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加工番茄鲜果增重特征参数:最大增重速率时间、最大增重速率、平均增重速率、活跃生长期、增重持续天数,以及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的持续天数,表现为适水>轻度干旱>干旱,对照>剪叶,对照(30 mm)>小灌量(10 mm),单果鲜重与其特征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推迟最大增重速率出现时间,延长单果增重过程持续天数、活跃生长期、快增期、缓增期和提高平均增重速率有利于单果鲜重增加.通径分析表明,单果增重持续天数和活跃生长期与单果鲜重相关性最强, 呈直接的正效应,对单果增重的贡献较大,是表征加工番茄鲜果增重特征的最重要参数.总之,干旱胁迫和剪叶抑制加工番茄单果生长,降低了单果重.  相似文献   
6.
风沙天气是南疆棉花苗期的主要灾害之一,新疆尉犁县推广的麦棉同播间作措施具有一定防风防沙能力。本文介绍了此项栽培措施的技术原理,总结了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并比较了防风效果,为南疆多风沙天气植棉区防风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处理下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析密度与产量的最佳配置。【方法】选取3种花育系列花生品种(花育25号、花育33号和花育36号),设置4个种植密度水平(1.2×105、1.5×105、1.8×105和2.1×105穴/hm2)处理进行列区设计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花生品种的主茎高、侧枝长等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筛选最佳种植密度。【结果】密度为1.2×105~1.5×105穴/hm2主茎高要显著大于密度为1.8×105~2.1×105穴/hm2;密度处理为1.5×105穴/hm2的侧枝长比其他处理显著高出1~6.8 cm;单株果数和饱果数均在低密度下最大,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种植密度对总分枝和结果枝影响差异不显著;花育33号在种植密度为1.5×105穴/hm2时产量为最大,为4 555.58 kg/hm2,其次是花育36号、密度为1.8×105穴/hm2处理,第三是花育25号、密度为1.5×105穴/hm2处理。【结论】花育系列花生品种种植密度为1.5×105~1.8×105穴/hm2。  相似文献   
8.
在基肥用量相同、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减量10%、20%、30%、40%追施氮肥对棉花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巴州棉花减肥增效及棉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田追施氮肥在常规用量(525 kg·hm-2)基础上减施10%并不会显著降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棉花产量,对棉花的结铃数、铃重、衣分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但随着追施氮肥量的进一步减少,棉株叶绿素含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结铃数、铃重、衣分下降明显,导致减产。因此,在常规追施氮肥用量上减施10%左右对棉花产量的形成不会产生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新陆早48号和中619为试验材料,研究新疆地区无膜滴灌栽培条件下不同播期、密度对棉花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的无膜滴灌栽培提供参考.试验设置3个播期(分别为4月18日、4月27日和5月6日)和3个密度处理(分别为18.0万株/hm2、22.5万株/hm2和27.0万株/hm2)调查和测定生育期、株高、果枝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棉花的生育期、株高、果枝数、干物质积累有显著性影响,密度对其影响不大;播期和密度对棉花产量都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对纤维品质的影响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2015~2019年我国棉花纤维品质公证检验检测数据为研究内容,分析了新疆棉花品质状况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新疆总体棉花纤维长度呈整体上升趋势,年均上升0.13 mm,其中2015~2018年持续上升、2019年有所下降;断裂比强度整体上升了0.18 cN/tex,年际间略有波动,断裂比强度强级及以上占比有所上升;纤维整齐度整体下降了0.35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有所上升,2017~2019年持续下降,纤维整齐度高等及以上占比整体下降;马克隆值中上等级占比有所上升;新疆兵团的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优于新疆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