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重新认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孙自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230053)1农业机械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谋求的目标50年代我国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口号,把农机化强调在高于一切之上,而当时的农业机械作雕主要是替代劳动力,以石油换农产品,不符合国...  相似文献   
2.
3.
孙自铎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22-22,101
对我国农村土地集中程度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粮食补偿机制的实施,保护了农民利益,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但政策设计存在补贴额度偏低,上调缓慢,补贴名目繁多,程序复杂。一些补贴具有平均化倾向,不利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建议补偿机制要在"惠农"的基础上加大"惠粮"的力度,提高补贴效率。在稳定现有补助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增量部分向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倾斜,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补力度,改革考核的政绩取向,凸现粮食主功能区粮食生产的主体地位,让产粮大县理直气壮的抓农业。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和有关政府部门就有人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奶业,并描绘出美好的前景。到21世纪初,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和专家把发展牛奶业称为"白色革命",并作为畜牧业振兴之路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大战略。其根据是,中国人与国外相比,在奶品消费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只有山青水秀才能林茂粮丰。如果破坏了生态平衡,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生态问题是关系国家长久大计的问题。因此,对于山区的建设我们不能只从道义和主观愿望上考虑应该如何如何,而应从整个民族的长远的利益和客观现实条件考虑,确定恰当的方针原则。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来看,对山区不宜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超量的取出和赋予太重的承担人类的生存与致富之任。我们认为,山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任务首要的是要发挥其生态功能,建设山区的方针必须立足在这个基点和目标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