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测定7种引进观赏草光合特性的月动态及日动态变化,并观察其田间生长情况,探讨光合作用对夏季高温的响应机制和观赏草的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率(WUE)、内部水分利用效率(WUEi)均与观赏草的耐热性呈正相关,其中品种耐热性与Pn、Cond和Tr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与WUE、WUEi的相关性不显著.金红羽狼尾草、矮蒲苇的Pn、Tr、Cond平均值较高,WUE也较高,为极耐热型观赏草;紫梦狼尾草、细叶画眉草、细叶芒及粉黛乱子草的Pn值相近,差异不显著,同为中等耐热性观赏草.花叶蒲苇的Pn、Tr、Cond各项指标偏低,生长量偏小,耐热性最差.  相似文献   
2.
为提供一个可用于科学教育的温室,对山西农业大学温室进行了规划与设计。首先,对温室进行了功能划分:专类园区、农业新技术展示区、盆栽植物展示区、育苗区、科研区、人工气候区;其次,依据科学教育的需要,对专类园区进行了植物景观的营造,设有时花坛、苔藓园、多浆植物展示区、岩石园、观叶植物区、垂直绿化展示区、耐荫园、水生园、芳香园9大园区;最后,再依据生态适应性原则配置适宜的植物,并适当地布置一些景观小品,以突出其不同的主题和景观效果,从而达到集教育、教学和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校园温室。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黑木相思组培苗生根的最佳条件,以黑木相思优良无性系组培苗FM25号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分析生根促进剂、MS母液及用量、暗处理时间、温度和有机添加物对其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促进剂以IBA和ABT-1种类的处理效果最好;生根效果最佳的母液种类为1/2MS改良(2);暗处理时间以4 d为宜;组培环境的温度设为25℃最适合,生根率可达96.63%;胰蛋白胨、香蕉和椰汁等有机添加物的生根情况均不及对照。  相似文献   
4.
4种引进观赏草在高温及水涝胁迫下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赏草作为新兴的生态型园林植物,具有观赏性好、抗性强、低维护等特点,在亚热带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高温和水涝是影响亚热带地区园林植物生长的2个主要原因。以4种园林中常见引进观赏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光照培养箱模拟高温环境进行高温、水涝试验,研究高温、水涝胁迫下4种观赏草的可溶性蛋白质质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活性及胁迫后根系的活力变化,同时观察4种观赏草的外部形态变化;探究4中观赏草和耐热、耐涝能力。结果表明,在40℃高温下耐热强弱表现为金红羽狼尾草紫叶狼尾草细叶画眉草花叶芒。在根系全淹处理下的耐涝能力强弱表现为金红羽狼尾草紫叶狼尾草细叶画眉草花叶芒。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省漳浦中西国有林场28个8年直干大叶相思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以及材积5个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8个无性系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效应明显;8年无性系胸径、材积有较强的重复力,分别为0.43和0.45;采用综合得分法,将无性系分为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优、良、中、差,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5.47%、2.73%、-2.8%、-5.71%,其中遗传增益最大为3号无性系,材积遗传增益达6.85%,根据50%的入选率选出Ⅰ、Ⅱ类为直干大叶相思优良无性系;最后根据4年、8年材积排序变化在Ⅰ、Ⅱ类型中选出速生稳定型9、1、5、7、8、21号,后期速生型10、12、3、23、6、29、7号.  相似文献   
6.
纵观我国文学历史,观赏草作为植物意象历史悠久,被历朝历代文人雅士吟诵。文章在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品味观赏草的文化内涵出发,通过查阅文献及访谈的方法对我国古代的观赏草文化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在时间维度上探索文学作品中的观赏草,使其发展历史更加清晰;其次,通过阐述观赏草丰富的物质文化总结观赏草在我国古代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作用;最后,就观赏草的精神文化做出总结,并列举出文人常用的寄托情感的观赏草种类或配置方式。回顾及总结这些有关观赏草的文学作品,不仅为发扬观赏草的文化内涵、弘扬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还为观赏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寄托情感的植物配置方式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