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应力波无损检测方法测试了结构集成材的动态弹性模量,并分析了动态弹性模量与抗弯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动态弹性模量与静态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辽南地区几种玉米苗前封闭除草剂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省南部地区玉米种植特点,本文对辽南各农药店常卖的几种玉米苗前封闭除草剂的杂草防治效果和玉米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玉米苗前封闭除草剂时,不同类型的药剂联合使用好于单独使用一种类型的药剂。在供试的五种玉米苗前封闭除草剂中,不同玉米苗前封闭除草剂用于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防除田间杂草都具有良好得防效且对玉米生长安全,防效最好的是38%莠去津+90%乙草胺,其次为42%丁草胺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较差的是90%乙草胺乳油和38%莠去津悬浮剂,最较差的是60%丁草胺乳油。  相似文献   
3.
通过转抗虫基因来提高作物的抗虫性是一条有效途径,以此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转抗虫基因Cry1Iem大豆的T2、T3株系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常规PCR检测、Southern杂交、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转抗虫基因Cry1Iem株系进行分子鉴定;同时对40个转基因阳性株系进行室内人工接虫、200个转基因阳性株系室外网室接虫并进行抗虫性鉴定。选取其中10个株系进行常规PCR检测,结果在T2、T3当中都检测到了Cry1Iem、Bar、启动子CaMV35S、Nos目标片段,表明目的基因已被顺利导入受体JN28大豆植株当中并得到了稳定遗传;选取其中5个T2、T3转基因株系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目的基因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到了大豆基因组当中;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Cry1Iem基因在选取的3个转基因株系中均得到了表达,而在非转化的受体JN28当中未检测到荧光信号。室内抗虫性鉴定结果显示40个转Cry1Iem基因株系豆荚内活虫的成活数量明显低于受体材料JN28大豆豆荚内的活虫数量,表明转基因材料具有显著的抗虫性。室外抗虫性鉴定结果表明:JN28大豆受体植株的虫食率为6.72%,属于感虫品种;而200个转Cry1Iem基因株系的平均虫食率为3.81%,属于抗虫品系。本研究结果为中国转基因抗虫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部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分离克隆大豆抗旱功能重要基因,前期运用RNA-Seq技术对M18苗期根系转录组进行了分析,筛选与苗期大豆根系生长发育相关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选取差异较大的基因进行克隆,提取M18叶片基因组,设计引物,得到目标片段,命名为GmERF10.为了解GmERF10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软件对GmERF10的理化性质和蛋白质结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同物种及不同物种间乙烯应答转录因子(ERF)基因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GmERF10为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的亲水性蛋白.GmERF10含有38个潜在磷酸化位点.GmERF10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GmERF10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结构域为AP2/ERF结构域,预测其功能为乙烯应答转录因子(ERF),主要通过结合GCC顺式作用元件来调节抗性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原油管道中的油垢沉积易造成管道阻塞,管道内部油垢厚度的检测成为重要的技术课题.实验测量装置由137Csγ放射源和NaI (Tl)闪烁晶体探测器等组成,采用圆筒状石蜡模拟油垢,用γ射线透射石蜡,研究了不同厚度的石蜡对γ射线的透射特征,建立了透射强度与石蜡厚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 3.结果表明:伽马射线透射方法对油垢厚度的响应灵敏,可用于管道油垢厚度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6.
新型肥料     
新型肥料是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产品,同时或部分符合以下条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调节或改善作物生长机制;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或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新型肥料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6类。  相似文献   
7.
车辆惯容器-弹簧-阻尼器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惯容器-弹簧-阻尼器(ISD)半主动悬架系统对汽车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2自由度车辆ISD半主动悬架模型,采用模糊控制策略,以车身垂直加速度及车身垂直加速度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对ISD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dSPACE的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分析了ISD半主动悬架系统在不同车速下对随机输入路面的相应。仿真结果和台架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所建立的ISD半主动悬架数学模型正确,采用模糊控制的ISD半主动悬架系统在减少振动,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方面要优于ISD悬架。  相似文献   
8.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非簧载质量增大,引起的轮胎接地性和汽车平顺性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抑制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垂向振动负效应的新结构,将电磁悬架集成于此系统,其中轮毂电机通过橡胶衬套与车轮支承轴弹性连接,将轮毂电机用作动力吸振器,抑制车轮垂向振动,提高轮胎接地性。同时,电磁悬架采用直线电机作为作动器,以改善轮毂驱动电动车平顺性。建立了轮毂电机悬置的电磁悬架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各质量系之间的传递特性和各性能指标(车身加速度、轮胎动载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轮毂电机悬置的悬架系统在频域内能够有效抑制车轮型共振峰,并使车轮型共振频率避免落在人体最敏感区段4~12.5 Hz;在此基础上比较了电磁悬架系统与传统悬架,电磁悬架系统车身加速度降低23.1%,轮胎动载荷下降16.6%,改善了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的平顺性和轮胎接地性。最后,在单通道台架上进行了试验,验证了悬置式结构和天棚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液电式馈能悬架在被动模式下无法实现车辆全局工况最优,该文以路面激励频率作为切换阈值,设计了一种具有舒适、运动和综合3种模式的液电式馈能悬架,在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的同时回馈振动能量。提出了将DC-DC变换器引入悬架馈能电路中,通过实时调节DC-DC变换器中MOS管开关信号占空比以改变液电式馈能减振器阻尼力,并制定了天棚-地棚控制结合模糊PID控制的双环半主动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引入路面频率自适应的液电式馈能悬架相比单一天棚-地棚控制悬架在车身共振区的车身加速度幅值减小22.92%,在车轮共振区的轮胎动载荷幅值减小24.27%,并回收66.70 W振动能量,实现了悬架动力学性能和馈能特性的协调控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各时段内车身加速度试验与仿真结果峰峰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36%、15.72%、4.86%和13.6%,轮胎动载荷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34%、13.62%、7.82%和15.47%;各频段内车身加速度试验与仿真结果峰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55%、10.18%、10.56%、和6.35%,轮胎动载荷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64%、11.72%、10.39%和11.27%。时域和频域的相对误差均在16%之内,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液电式馈能悬架的产品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牵引变电站主变自投程序涉及多台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自投过程中各种电气和机械故障会引起开关的拒动导致自投失败。根据牵引变电所主变倒切常见性故障,指出了故障形成原因,并给出了消除故障的方法以及防止故障频发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