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夷岩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SRAP-PCR反应体系,从8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3对引物组合,对武夷岩茶主要的30份种质资源进行SRAP分析,共扩增出385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有236条带,占总数的61.30%,表明30份武夷岩茶种质呈现一定的遗传多样性。武夷岩茶种质资源间遗传距离变幅在0.31~0.98之间,平均为0.63,基于SRAP标记利用系统聚类法把武夷岩茶分为三大类,为武夷岩茶遗传研究、品种选育与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不足,针对种子检验学实验教学的自身特点,对实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结合生产实际,由学生自主参与实验设计与准备,自主制作实验图片,利用多媒体来解释实验结果;这些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研究实践能力。通过2个学期的教学活动,95%的学生认为这种综合性试验要早开展。  相似文献   
3.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籼稻光敏不育系Hs-3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s-3 是采用系谱育种和花药培养相结合育成的两用不育系.其光敏特性明显,育性转换的临界光长较短(< 12.5 h),不育起点温度低(< 23 ℃),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65 d),可繁性好.籼粳分类表明Hs-3 为籼型.Hs-3 生育期具有一定感光性,在福州3~6 月份播种期(x)与抽穗日期(y)的回归关系为y = 108 -0.4x(r= 0.98).Hs-3 异交率高,配合力强,已选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金两优36,产量优势明显.1998 年参加福建省中、晚稻区试,产量分别列参试组合的第1、第2位.  相似文献   
4.
影响水稻产量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多年水稻(早稻和晚稻)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和有关试验点气象资料,分析了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年间变化趋势、各试点平均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产量影响因子的主成分等,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水稻产量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水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值在年度间相对稳定(早稻0.31,晚稻0.19)。试点平均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水稻生长季节(3-10月)的总积温(0.326 87)和总辐射(0.268 86)有较大的相关性,而与总雨量(-0.432 32)呈较大的负相关。影响产量的主成分因子分别是热量、粒重、生育期和粒数;利用各主成分进行逐步回归建立的产量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达0.949 83*。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采用花培技术育成籼型光敏不育系Hs-1的选育研究,包括短光敏和低温敏相结合的育种目标的提出依据、育种技术路线和选育经过.人工气候箱和自然光温条件鉴定结果表明,Hs-1的育性具有明显的光敏特性,临界光长较短(12.5-12.0h)、临界温度较低(<23.1℃).根据形态分类结果,Hs-1归属籼型(6分).Hs-1基本营养生长性较强,播始天数88-109d;经济性状、异交特性和配合力较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福州市的卫星遥感图像,结合地面监测网调查与测量,通过对福州市区水域质量,大气、道路交通、环境绿化、城市热岛效应和噪声情况等生态环境质量因子的动态监测,拟定评价因子标准值,建立了一个"总环境质量指数"评价公式,对福州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区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但城市污水处理率、环境噪声达标率离标准值都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的总结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水稻花药培养(花培)技术中影响培养力的主要理化因素,花培后代遗传特性的利用,花培技术育种应用的关键,分析提出花培技术和遗传育种应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对水稻花培的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福建省野生与栽培薏苡进行不同机械处理、不同温度、不同芽床、不同药剂下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薏苡脱壳后可以显著提高发芽率,在25℃下发芽率最高,药剂以HNO3处理最佳,芽床因不同薏苡而表现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三系杂交籼稻亲本中渗入部分粳稻血缘以扩大亲本遗传距离,增强杂种优势,以及利用粳稻优质特性,是杂交稻育种途径之一.但籼粳交后代分离世代长,育种周期长.采用籼粳交F1花药培养的方法快速育成保持系花1B,然后核置换育成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1A.使育种周期大大缩短.该不育系为籼粳中间型(程氏形态分类指数为12分),株叶态偏籼,粒形和米质偏粳,生育特性弱感光,异交特性好,配合力较高.已配制优质杂交稻组合花优63,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正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我国两系法杂交稻研究的简要历史,分析了两用不育系选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总结论述了我们选育成功的Hs—1和Hs—2籼型光敏核不育系所采用的生物工程与常规方法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包括“短光敏性”为主的育种目标、光温敏互补的亲本配组方式、花培快速稳定和光温敏特性同步筛选等的配套技术体系及其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