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辽宁省有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4858万亩,其中牧业专用天然草地面积为3296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l 5.06%。草地饲用植物近千种,野生优良牧草320余种,其中豆科牧草120余种,禾本科100余种。退耕还牧人工草地230万亩,种植优质牧草品种10余个。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草地利用上的“滥垦、滥采、滥牧”,致使天然草地的“退化、沙化、碱化”现象非常严重,天然草地产量低、草质差,草地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退耕还牧的人工草地,由于人力、物力、科技投入不足,亩产青干草300-500公斤。 西部开发、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入WTO,给辽宁草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就目前情况看,我们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相当薄弱的,在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方面都不具有竞争优势,如果考虑到土地成本,我国每千克粮食的生产成本比美国和加拿大高出30%,一旦国内农产品市场向国外开放,许多农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可言。而国内畜产品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比较则有20%以上的价格优势。这些均为我省草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要真正使草业建设得到发展。光有机遇不行,还必须解决目前存在的“四个不平衡”问题。一是解决草场建设与利用不平衡,目前的天然草地之所以产量低、质量差,除了自然因素外,主要是重利用,轻管理,滥采、滥牧所造成的;对于退耕还牧的人工草地,主要是人力、物力、科技投入不足。二是解决牧草供应的季节性不平衡,省内栽培牧草一般刈割两茬,头茬草刈割时正逢雨季,二茬草在霜前30天刈割,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牧草旺季不烂、淡季不淡,实现全年的均衡供应。三是解决地区性供求不平衡,目前我省的牧草产品档次低,还没有形成规模,距国内外草产品市场需求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四是解决牧草利用上的营养性不平衡,优质的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质,在饲料配比时,适量替代草食家畜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给量,不但在营养搭配上合理,而且可降低饲养成本。 生态环境建设、草粮轮作、农闲田开发、农民增收、国内外市场需求,要求辽宁草业有一个大的发展 1、草业建设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2000年全省发生的百年不遇的干旱告诫我们,在土壤贫瘠、干旱严重的辽西地区必须实行“保护生态、草业先行、草林并举”的生态环境治理战略。针对辽西地区特定的自然条件,依据草地具有良好的综合生态功能和植被成因演替规律,建议将辽西地区草地建设分为生态型草地、兼用型草地和效益型草地,并相应采取“禁牧、限牧、精作”三种不同管理措施。 2、草粮轮作,促进后作增收。在全省耕地面积中约有l/3为低产田,为了大面积改良低产田,增加土壤肥力,可结合豆科牧草生产,实行“四年苜蓿、三年粮麦”的轮作制度。 3、充分开发农闲田的水、光、热、气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全省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尚待开发利用,单就果树的林下资源就有相当大的潜力。全省果园面积1120万亩,3年内幼林地种植豆科牧草的面积可达60%,盛果期牧草带面积可占30%- 40%,就按l/3计,即可人工种草400万亩。果树林下种植豆科牧草,可合理利用资源,有效利用空间,既能实现种草养畜,固氮肥地,又能使草果兼收,相得益彰。 4、加速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在中、低产田种植玉米收益甚微。2000年我省彰武县兴隆堡乡刘文海种玉米20亩,种草120亩,利用牧草养牛l 0头,由于严重干旱,粮食几乎绝收,而草产品及养牛纯收入超过万元。总体看:种草收益优于种植粮食作物,在同等地力和管理条件下,种草比种玉米每亩多收入50-l00元。 5、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我国可用于配合饲料的草产品潜在市场可达到500万吨,同时,随着我国配合饲料产量的逐年递增,对草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草产品不足200万吨,从国外市场看,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对苜蓿等商品草的年需求量约500万吨,主要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目前这些地区主要从美国、加拿大进口苜蓿草产品,跨洋远运,运费昂贵。我国草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我省毗邻上述地区,牧草出口较北美地区有较强的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2.
在德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对于沼液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沼气池的建设是作为农业生态模式的纽带,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富民计划",并且沼液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系列应用技术为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介绍了沼液在德江县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德江县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在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进行了同田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区比农民习惯施肥区产投比增加0.79,肥料利用率增加7.54百分点,增产319.98kg/667m2,增产率达18.65%,增收597.29元/667m2.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黄泥田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氮、磷、钾肥"3414"田间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德江县黄泥田水稻产量和施肥量的关系,并建立水稻产量和施肥量的数学模型。回归分析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 181.99 kg/hm~2,P_2O_5167.11 kg/hm~2,K_2O 181.02 kg/hm~2,此组合理论上可获水稻产量为9 343.92 kg/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