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掌握云南荔枝病虫害发生种类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精准防控荔枝病虫害,于2019—2021年在云南省5个荔枝主栽区采用实地调查、专题调研的方法,全面调查荔枝病虫害种类及为害情况,并用圆形分布统计方法对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荔枝常见病害7种,以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和荔枝叶斑病为害为主;虫害31种,以荔枝蒂蛀虫、荔枝蝽、吸果夜蛾类为害为主。5—8月是荔枝蒂蛀虫、荔枝霜疫霉病、吸果夜蛾类害虫和荔枝蝽集中发生时期,4—9月是荔枝炭疽病集中发生时期,3—9月是荔枝叶斑病集中发生时期。目前,3—9月是云南荔枝主要病虫害集中发生时期,该时期是云南荔枝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开挖基坑支护稳定性的双安全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确定性安全系数法与可靠度理论,分析了开挖深度达11.3m的某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K和可靠指标β.对于开挖非直立坡,工况1到工况4对应的K值和β值较大,从工况5开始,K值虽满足规范要求,但β值非常小,说明基坑失效概率较大,为此,从工况5开始对基坑进行加固,重新计算K和β,均有很大提高,保证了该基坑开挖的安全.本文还利用3σ原理,分析了土钉墙几个主要土性参数变异性对K和β影响的敏感度,本文结论对其他实际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和分选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捷,高效,且对样品的破坏性小。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不断发展,但很多古老的资源却逐渐消失。因此,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当前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且植物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育种与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其倍性的鉴定则是了解其遗传背景和进一步应用的基础。目前,流式细胞术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在医学领域、生物学领域等,但在植物种质资源倍性鉴定上的应用较少。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及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和植物种质资源倍性鉴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荔枝原产于中国,荔枝古树资源的开发创新利用是荔枝育种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褐毛荔古树资源的调查,系统掌握古树资源情况,对特异资源进行收集保存,为后续荔枝育种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简述了国内荔枝古树资源调查研究进展以及褐毛荔种质资源选育及功能性成分研究。对褐毛荔古树资源在云南区域分布的经纬度(101.70°—103.88°E、22.57°—25.03°N)、海拔(93~1441 m)、生长情况、成熟期,叶果性状及品质等进行分析。指出褐毛荔古树资源面临的濒死问题,最后提出褐毛荔古树资源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发挥云南气候优势,实现云南荔枝龙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云南荔枝龙眼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对云南荔枝龙眼生产现状、优势、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云南省荔枝龙眼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云南荔枝栽培历史悠久,高原山地气候多样性、绿色生态、质优味美是高原特色荔枝产业发展不可复制的优势。荔枝产业是云南脱贫地区、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面对云南荔枝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机遇,对云南荔枝产业现状与发展优势、存在问题、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考等进行梳理、总结,以期推动云南荔枝产业优质高效、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了解永德县荔枝主栽品种‘桂味’与区试品种果实品质表现,为‘桂味’品质提升和品种改良提供建议。采集30个果园的‘桂味’和7个区试品种荔枝果实,测定分析果实品质,并结合品质加权分、经济效益指数对测试品种进行评分排序。调查花期授粉源和气温以分析‘桂味’焦核率低的原因。结果表明,永德县‘桂味’荔枝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分别为22.53 g、19.27%和76.61%,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于广东大部分产区;焦核率仅为44.00%,低于广东大部分产区。经济效益指数评价结果显示,7个优新品种荔枝均优于‘桂味’,依据区试品种荔枝果实品质表现,除‘岭丰糯’外其他品种初步判定引种成功‘。桂味’与大核品种‘怀枝’等混种且花期相遇,推测花粉源和授粉期间长时间低温可能是当地‘桂味’大核化的原因之一,提高‘桂味’焦核率是提质增效的技术关键‘。无核荔’‘、贵妃红’‘、冰荔’‘、仙进奉’引种区试表现较为优异,适合作为永德县荔枝的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