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为探究容器类型和规格对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为研究对象,选择2种规格无纺布和2种黑塑料容器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季末测定容器苗造林前后苗木形态和养分状况,以期找到适合的容器类型及规格。结果表明:育苗阶段规格为10 cm×15 cm与10 cm×20cm的容器培育的苗木质量较高,4种处理的苗木形态指标及养分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其苗木养分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移植容器苗造林1年后,规格为10 cm×20 cm的无纺布容器的造林幼树地径最大,显著大于10 cm×15cm的无纺布容器,其在育苗阶段的苗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3.58 cm、6.28 mm、10.91 g·株-1,苗高、地径较林业行业标准LY1000-91容器育苗技术1-1型油松移植容器苗分别高出96%、109%。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油松移植容器苗最适处理为10 cm×20 cm的无纺布容器。  相似文献   
2.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底部渗灌下设置3个梯度施肥量(0.36、0.72、1.08 g·株~(-1))。通过观测生长末期(11月25日)苗木的形态指标和氮、磷、钾等养分状况,确定了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底部渗灌条件下最佳缓释肥施肥量。结果表明:底部渗灌缓释肥能有效促进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当施肥量为0.72 g·株~(-1)时,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开始进入奢养阶段,此时的苗高、地茎和生物量达到最大,分别为34.60 cm、3.86 mm和1.36 g。为培育造林效果好的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底部渗灌技术下缓释肥较佳施肥量为0.72~1.08 g·株~(-1)。  相似文献   
3.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雄性毛白杨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 为提高雄性毛白杨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窄冠雄性毛白杨331幼苗为研究对象, 采用容器植苗方法, 设置不同形态氮素配比(硝态氮:铵态氮=0:100、75:25、50:50、25:75、100:0)、单一形态氮(酰胺态氮)和不施肥为对照, 测定毛白杨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结构、根系特征和氮、磷、钾含量, 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生长、生理结构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雄性毛白杨331在同一施氮水平下, 苗高、地径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 当硝态氮比例达到50%及以上时, 苗高、地径趋于稳定, 平均分别达到189.33 cm、21.84 mm; 根和茎的生物量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 但硝铵比为75:25处理(0.84)的根茎比显著大于单施硝态氮的处理(0.68)。硝铵配比施肥对毛白杨叶片总厚度、细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0%及以上硝态氮处理下的细根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合。高硝铵比(50:50或75:25)和尿素施肥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植株茎、根的氮素积累, 但尿素处理苗木根系的磷含量显著低于高硝铵配比处理。结论硝态氮能够明显促进窄冠雄性毛白杨331的生长和养分积累, 毛白杨331具有明显的偏硝性。雄性毛白杨施肥时建议采用硝铵比为50:50至75:25的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苗木内的分配规律,提高毛白杨造林效果,以毛白杨新品种‘北林雄株1号’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高(50 000株/hm2,A1)、中(41 667株/hm2,A2)和低(31 250株/hm2,A3)3种育苗密度和3种行距配置(行状配置B1:行距0.8 m+0.8 m、带状配置B2:窄行距0.6 m+宽行距1.0m和带状配置B3:窄行距0.4 m+宽行距1.2 m),分析育苗密度和行距配置对毛白杨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带状配置1(A3B2)和低密度带状配置2(A3B3)条件下,苗木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理想,A3B2的茎、根非结构性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