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1.
1巴氏杆菌巴氏杆菌病也叫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氏杆菌引起的鹿的一种传染病,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多在春秋季流行,通过消化和呼吸系统感染。多呈散发,有时也呈地方性流行。1.1症状本病潜伏期较短,一般是1~5 d,体温升高达41℃以上,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粘膜充血,食欲不振,甚至不食,反刍,嗳气停止,腹围增大,全身抽搐,两耳下垂,鼻镜干燥。急性病鹿一般经过6~12h呈败血症状死亡。亚急性病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肠毒综合症发病较多,特别是在肉鸡发病较多,危害较大,给生产带来较大影响。肠毒综合症发病原因较多,除小肠球虫、魏氏梭菌、呼肠孤病毒外,还有许多因素,需采  相似文献   
3.
2012年7月至今,东丰县周围的肉鸡和麻鸡饲养场发生一种以粪便稀薄、水样、恶臭,个别鸡拉肉样脓性粪便,内含有未消化饲料,鸡体逐渐消瘦为特征的疾病。鸡群采食量下降,死亡率上升,且反复用药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发病情况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在10~60日龄不等,病程多数在一周以上,死亡率多在2~15%之间,且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4.
养鹿的目的是为获取高产优质的鹿茸。要使茸鹿生产长足发展,必须依靠相关科学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验的不断总结,为养鹿的各个环节提供科学的指导。影响鹿茸产量高低的因素除优良的品种、饲料质量、饲喂技术、管理水平外,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等)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诸多环境因素中,光照因素对鹿茸生长影响最大。从冬至到夏至,日照时间不断延长,(1~6月  相似文献   
5.
2012年7月至今,东丰县周围的肉鸡和麻鸡饲养场发生一种以粪便稀薄、水样、恶臭,个别鸡拉肉样脓性粪便,内含有未消化饲料,鸡体逐渐消瘦为特征的疾病.采食量下降,死亡率上升,且反复用药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发病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在10~60日龄不等,病程多数在一周以上,死亡率多在2%~15%之间,且反复发作,整群表现采食下降,生长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6.
鹿病诊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畜牧业比重不断加大,各种养殖小区、养殖村纷纷涌现。全国养鹿最多的省是吉林省,其中东丰县、双阳县养鹿全国驰名。目前养鹿业发展很快,鹿存栏正在逐年增加,买卖交流比较频繁,对鹿病的防控工作非常不利。鹿的发病率有所增多,而对鹿病防治诊疗技术方面专著不多。为促进鹿业生产健康发展,根据多年对鹿病的临床诊断实践经验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