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1.
正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处,为黄河故道区域(黄泛冲击平原)。丰县现有果树面积3万hm~2,年产果品60万t,是黄河故道重要的果产区,江苏省最大的果园连片区,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之一,被誉为"果都""果海",授予"中国苹果之乡""国家级出口示范区"等荣誉称号。苹果是丰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果园退化、树体结构不合理、栽培品种和模式老化,直接影响果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丰县遵循市  相似文献   
2.
将牛粪、蚯蚓粪、菌菇渣、稻壳和炭化稻壳等基质按不同比例复配成4种基质,通过分析基质理化性质和草莓的生长发育情况,筛选出草莓栽培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牛粪∶蚯蚓粪∶菌菇渣∶稻壳3∶2∶3∶2为最佳配方,其容重、孔隙度、pH值均在理想范围,水气较高;草莓株高、茎粗、叶片数、生物量、根体积、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其他3种基质,且利用农业废弃物,经济高效,在草莓基质栽培生产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究外源H2O2处理对草莓花芽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以期为草莓促早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以妙香7号草莓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个H2O2浓度(5、10、15 mmol/L)和3个持续喷施时间(5、10、15 d),加上清水对照,共10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花序形态表现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现蕾期,H2O2浓度为5 mmol/L水平下的现蕾比例超过了5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经过H2O2处理后的花序有明显的缩短;外源H2O2处理促进了活性氧代谢,O-2·含量迅速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激活了保护酶系,SOD、POD、CAT活性显著增加,有效清除了活性氧;SOD活性方面,5-5、5-10、10-10、15-10处理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合;POD活性方面,5-5、5-10、5-15、10-10处理均高于其他组合;CAT活性方面,5-10、...  相似文献   
4.
以苏翠1号为试材,对其在3种栽培模式(棚架栽培、避雨栽培、露地栽培)下的光能利用率和果实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叶幕光环境来看,树冠外围的相对光照高于内膛;在树冠内膛,在相对光照30%的高光照区域,棚架最高,露地次之,避雨模式最差,分别为73.28%、69.01%、62.24%;相对强度日变化可知,棚架模式露地模式避雨模式;在棚架模式下的单果重、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均高于其他栽培模式,避雨模式和露地模式下的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因此,从苏翠1号在果园的光环境和果实品质综合考虑,棚架模式优于其他。  相似文献   
5.
采用优化的QuEChERS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建立了测定草莓中手性农药抑霉唑对映体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净化,经手性色谱柱Lux Cellulose-2拆分后,用UPLC-MS/MS进行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手性农药抑霉唑对映体在2.5~1 0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定量限(LOQ)为5μg·kg-1,3个添加水平(5、50、1 000μg·kg-1)下(S)-(+)-和(R)-(-)-抑霉唑对映体在草莓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6%~119.7%和86.6%~117.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8.3%和5.0%~9.6%。抑霉唑两对映体在草莓生长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S)-(+)-抑霉唑半衰期6.54 d,(R)-(-)-抑霉唑半衰期7.07 d。本研究从对映体的角度研究了抑霉唑在草莓中的降解,可为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环境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苏翠1号梨为例,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13年开始探索适宜黄河故道地区树形的修剪技术研究。根据江苏省黄河故道地区地理位置、土壤、气候特点以及苏翠1号栽培表现,通过连续8年的栽培研究,形成苏翠1号梨改良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该树形强壮直立,干高50~60 cm,树高3.0~3.2 m,冠径2.6~3.2 m,中心干上呈螺旋式均匀分布18~20个枝即主要结果枝组,基角开张角度60~80°,腰角80~90°,枝长120~160 cm,树体下部枝比上部枝略长,适合5~6 m×3~4 m宽行宽株距栽培。该树形整形技术简单,易掌握,管理难度小,优质果率高,适合在江苏省黄河故道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