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不同目标产量下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标准,要求种植者对自已的稻田进行诊断,并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进行调控,从而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技术于一体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本试验通过侧深施肥不同基肥施用量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探求侧深施肥情况下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施用常规肥料的情况下,侧深施肥肥料施用量为常规施用量的85%~100%,而在施用奥宝复合肥的情况下,侧深施肥肥料施用量为常规施用量的90%~100%。侧深施肥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还能起到有效增加碱解氮含量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于2012年在建三江创业农场进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药剂对水稻褐变穗相对防治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4种药剂中对水稻褐变穗相对防治效果最好的是50%多菌灵,相对防效5%,水稻产量最高,达到553.4kg/㎡,较对照增产46.1kg/㎡,增产率9.5%。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计斜插高光效栽培方式与常规栽培方式进行对比,旨在探讨高光效栽培的效果和最佳的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栽培行向为磁南偏西23.5°,栽培密度为30 cm(行距)×12 cm(穴距)时产量最高,为561 kg/667 m2,增产率为4.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稻采用不同插秧密度,筛选出产量最高的处理。其研究效果表明:龙粳31插秧密度为9*4处理中5株产量最高,产量达到628.6kg。龙粳36插秧密度为9*3处理中7株产量最高,产量达到608.4kg。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资料,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对粮食的需求将比目前增加约4x108t,要解决4x108t粮食的增量问题,我国西北地区有地没有水,西南地区有水没有地,只有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水土资源基本平衡,在人增地减不增加开荒面积的情况下,要增加粮食供给,在现有水稻面积不能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扩大灌溉面积和中低产田改造等措施提高粮食单产。但怎么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日益匮乏、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将来做到水稻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效,这是我们现在应该探索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在三江地区水稻种植方式和生产销售中存在的用问题来探讨三江地区水稻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对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检验它对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对稻瘟病、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当使用剂量为50ml/亩,在破口前3-5天和齐穗期施用后,叶瘟发病率仅为0.13%,防治效果达87.65%;纹枯病发病率为1.2%,防治效果90.63%。增产率为4.76%,增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及其应用,在我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成效明显,现代农业节能减排、低碳生产的农业生产理念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节水灌溉技术每亩可增产27kg,直接经济效益75元/亩。全年每亩可有效节约用水240m3,节约用电30kw,仅此一项便可直接降低生产成本15元。2012年创业农场示范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4万亩,通过水稻节水控制  相似文献   
9.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之一,水稻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播种面积在世界产稻国中位居第二,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3000~3100万公顷,产量占谷物总产量的43.4%,由于水稻产量高而稳定,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内容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概况试验地设在八五九农场1号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旱改水第六年,有机质含量为3.76%;PH值5.9;速效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