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薏苡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小白壳薏苡、安薏1号、仁薏1号3个薏苡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海拔高度(高、中、低)种植,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薏苡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材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植株高度增加,生育期延长,而分蘖数、着粒层、单株结实粒数、百粒重、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变异系数为10.65%~56.54%,属于中等变异性范围,说明海拔高度对薏苡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影响较大。3个试验材料在不同海拔高度其籽粒的营养品质保持稳定,变异系数为3.70%~9.68%,属于弱变异性范围,说明海拔高度对薏苡营养品质影响较小。综合3个试验材料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分析,可确定在中海拔1 250 m左右为薏苡最适宜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2.
为天冬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以1年生西南天门冬种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梯度水分胁迫[田间持水量的80%~90%(CK)、65%~75%(W1)、50%~60%(W2)、30%~45%(W3)]及复水对天冬株高、主茎粗、分枝数、块根重4项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梯度水分胁迫处理下,株高、主茎粗、块根重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成正比关系;复水后,上升幅度减缓,增幅趋近于0。不同处理的株高、主茎粗、块根重依次为CK>W1处理>W2处理>W3处理。分枝数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复水后无变化,不同处理的分枝数依次为CK>W1处理>W2处理=W3处理。水分对天冬生长期前期株高、主茎粗、分枝数影响较大,后期影响较小,对5月块根重影响小,之后影响大。天冬具有一定抗旱性,但在其生长前期(4—8月)要注重保持土壤水分,最好保持在80%~90%的田间持水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贵州栽培药材龙胆的质量评价及用药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测定了龙胆不同部位(根、茎、叶)的龙胆苦苷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龙胆不同部位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分别为:根3.633 %、茎1.256 %,叶1.958 %,达到了<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含量标准(龙胆苦苷含量不得低于1 %),栽培药材龙胆可作为商品来源替代野生中药材龙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不同种源白及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生理特性,明确其光合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以期为白及抗旱性机理研究、育种和白及种源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浓度PEG(0g/L、5g/L、20g/L、50g/L)进行处理,对不同处理下不同种源(铜仁、正安、安龙)白及的生理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PEG胁迫影响白及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以及瞬时水分利用率。各个种源白及的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均随着PEG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其中安龙白及光合指标下降幅度最小;3个种源白及瞬时水分利用率均随PEG浓度的上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安龙白及抗干旱胁迫较好,在大田栽培时可优先选择安龙白及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也称天冬,以干燥块根入药,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功效,主治肺燥干咳,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咽干口渴,肠燥便秘[1]。另外,研究发现,天门冬具有抗肿瘤、抑菌、抗衰老、镇咳祛痰、抗蚊蝇等药理作用,倍受国内外药学工作者的关注[2]。近年来,天门冬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  相似文献   
6.
刘海  杨平飞  宋智琴  吴明开 《种子》2017,(6):98-100
通过对细叶石斛、流苏石斛以及鼓槌石斛种子进行非共生萌发试验,探讨同样的培养条件对3种石斛种子萌发率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石斛萌发率都高达90%以上,流苏石斛的种子萌发率最高,细叶石斛的萌发时间最短,但在幼苗整体的表现方面,鼓槌石斛幼苗的长势最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琼脂6.5 g/L+蔗糖30 g/L,pH值为5.8.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定生莱菔子、炒莱菔子中多糖含量,探讨炮制方法对莱菔子多糖含量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生莱菔子、炒莱菔子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炒莱菔子中的多糖含量为4.66%,生莱菔子中的多糖含量为3.47%,方差分析发现,炒莱菔子和生莱菔子中多糖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白及组培壮苗的培养基添加物,以无菌播种取得的白及组培苗进行转接培养成组培壮苗,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壮苗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香蕉泥、马铃薯泥、胡萝卜泥、番茄泥等不同添加物,分析其对白及组培壮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较为适宜添加物后,再进行添加物适宜浓度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添加物对白及组培苗生长均有一定影响,以香蕉泥对白及组培苗的生长影响最显著,该条件下白及平均球茎1.9 mm、株高3 cm、4个须根、干鲜重比86.75%、叶绿素含量1.219 mg/g香蕉泥,浓度为30 g/L和60 g/L时组培苗生长快速,苗整齐且粗壮,叶色嫩绿.结论:白及组培壮苗适宜培养条件为MS+1.0 mg/L NAA+30 g/L白砂糖+7.0 g/L琼脂+30 g/L香蕉.  相似文献   
9.
敖茂宏  宋智琴 《种子》2022,(8):61-65+70+2
为鉴定、分类与评价薏苡糯性种质,对薏苡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进行检测,根据支链淀粉含量进行糯性资源分类,采用农艺性状观察与染色验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6份材料中总淀粉的平均含量为66.01%,最高含量为72.11%,最低含量为59.68%,变异系数为4.33%,差异较小;直链淀粉平均含量为12.06%,最高含量为28.78%,最低含量为1.26%,变异系数为70.81%,差异显著;支链淀粉平均含量为53.97%,最高含量为69.29%,最低含量为39.60%,变异系数为15.39%,存在差异。鉴定分类出Ⅰ-优质糯性资源12份,Ⅱ-糯性资源9份、Ⅲ-中间型资源12份、Ⅳ-非糯性资源23份。采用农艺性状观察与碘试剂快速染色法验证了鉴定分类结果,分类后的糯性种质能够为糯性薏苡品种选育提供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白及的田间种植提供技术参考,以白及种苗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遮阴处理,观察不同遮阴对白及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55%遮阴处理的株高(36.44厘米)、茎径(8.96毫米)、块茎径(30.15毫米)和分叉茎总长(40.21厘米)均高于0、60%~75%、85%~95%遮阴处理。在大田生产上,特别是夏季生长旺盛期气温较高时,可采取40%~55%遮阴网进行遮阴,有利于白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