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3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通常随着海拔的逐渐上升,会有相应的物候差产生,也会使得大气温度有着规律性的降低,而高山蔬菜种植正是利用现象,利用夏秋季节与平原地区产生的温差来达到大规模生产蔬菜的目的。高山蔬菜产业化经营是高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高山蔬菜发展优势进行概述,并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实践策略。重庆巫溪县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大巴山东段南麓,是重庆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之一,属于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是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海拔在139.4~2796.8米之  相似文献   
2.
早地作物在多熟多样分带间套复种轮作基础上。由于各作物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养分运动规律的存在。多种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生长发育,共生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通过科学地栽培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协调各作物间的共生矛盾,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出量,是作物栽培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养分运动规律,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就相关种植技术进行了较深层次探讨.提出了同田间套种植的作物是一个有机复合整体,解决共生矛盾的基本着力点是有生命力的作物。技术关键是平衡间套作物竞争能力等观点,形成了较完整的薯(麦)—玉—苕—莱间套作一体化种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巫溪县以脱毒种薯推广、晚疫病防治为核心技术,集成推广"一推三改"关键技术,提前了品种上市时间,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从选地、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贮存等方面介绍了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涝渍对夏玉米的危害及其防御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淮地区夏玉米种植面积约占玉米面积的80%。常年因夏季雨水集中;地下水位增高而导致涝渍害,对产量影响很大。为此,我们在玉米涝渍危害的地区,进行了夏玉米涝渍形成条件,危害症状、危害时期及其生理反应的研究,并从耕作、栽培、选用品种等方面探讨了综合防御措施。 (一)夏玉米涝渍危害的主要时期 徐淮地处瞬温带,受季风影响很大,常年降雨以7月中下旬为高峰期。由于地势低平,大约有四分之三水分是经过土壤——植物系统贮存,成为地下水。仅有四分之一水分以径流形式入海。据张集水文站1974~  相似文献   
5.
涝渍害是影响我省徐淮地区夏玉米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为了从栽培措施上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不同播期和苗期不同施肥水平对减轻夏玉米涝渍危害的效应,为防御或减轻涝渍危害提供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材料和方法 试验在徐州铜山花碱土试验站进行。土壤为黄泛平原砂壤土,前茬为蔬菜。试验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1)主区为畦作(A_1)、平作(A_2);(2)裂区为苗期(可见叶5~6叶)亩施尿素15公斤(B_1)、10公斤(B_2)、5公斤(B_3)和不施肥(B_4)四个水平;(3)裂裂区为  相似文献   
6.
青脆李种植期间病虫害为常见现象,由于病虫害的种类较多,严重危害青脆李正常生长,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应当根据其特点予以针对性防治。为了实现青脆李高产,本文将以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这三个特点为重心探究青脆李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