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土地资源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安全水平和质 量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质量评价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而构建一套完整、科 学、合理的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做好土地质量评价工作的关键和基础。本文基于土地质量复杂内涵的界定,系统 总结国内外土地质量评价选取指标及其特点,阐述不同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分析了我国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的现状和进展,并展望了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发展方向。此研究可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标准、基 本农田监测体系构建,以及不同类型土地质量评价提供指标体系导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黄河源区2005-2020年生态用地格局变化与分异趋势,为识别黄河源区的生态保护关键区域,促进源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优化源区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国家生态保护战略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黄河源区2005,2010,2015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空间动态度模型、转移矩阵模型、生态状况指数模型等方法,分析近16 a黄河源区不同生态用地数量、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状况的变化。 [结果] ①黄河源区不同生态用地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基础性生态用地(89.06%)比例最大,辅助性生态用地(1.00%)比例最少,基础性生态用地分布广泛,敏感性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东、西部,辅助性生态用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 ②生态用地之间的转化呈明显的分异趋势。东、西部地区以生态用地的内部转化为主,北部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的相互转化较多,源区整体生态用地功能向提高的趋势发展。 ③黄河源区生态状况指数从时间角度来看,在2005-2015年趋于平稳,在2015-2020年呈断崖式上升;从空间角度来看,源区西部、北部呈现逐年上升,东部呈现逐年下降,但全域依旧为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 总的来说,黄河源区生态用地空间分散,非生态用地空间集中,16 a来源区生态质量向好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