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宛淑艳  袁迎  陈春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82-4383
[目的]探索芦荟的离体快繁技术,为芦荟的组织培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盆栽中华芦荟的嫩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的增殖阶段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离体快繁试验。[结果]培养30 d后,3瓶被污染,4瓶不长愈伤组织,13瓶在芽基部产生圆球状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在诱导芽分化约20 d后,2瓶被污染,11瓶开始芽点分化。3.00 mg/L 6-BA的处理效果最佳。诱导生根11 d后,1瓶被污染,2瓶出现叶子干焦的现象,17瓶长势良好。中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50 mg/L+NAA0.15 mg/L,诱导率为60%;丛生芽分化及继代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3.00 mg/L+NAA 0.10 mg/L,诱导率为85%;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30~0.50 mg/L+IBA 0.20 mg/L+活性炭0.5%。[结论]该研究为芦荟的快繁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香石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花散枝香石竹"红芭芭拉"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培养基对香石竹的诱芽萌动、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切取部位的诱导芽萌动率从高至低排序为:顶芽带腋芽的茎段不带腋芽的茎段;当培养基为MS+6-BA 1.0mg/L时,对香石竹带腋芽的茎段芽萌动最好;在培养基为1/2MS+6-BA 1.0mg/L+NAA 0.2mg/L时,继代增殖长芽的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为1/2MS+6-BA 0.2mg/L+NAA 0.5mg/L时,诱导不定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尾叶桉(Eucalypt urophylla)U6的无菌苗茎段为材料,选用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IAA浓度对尾叶桉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不同IAA、6-BA浓度对尾叶桉茎段愈伤组织诱导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植体的接种数一样,IAA的浓度为20.0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95%,且此浓度下,出芽率、生根率最高,分别达43.3%和100%,而添加0.5mg/L6-BA则会抑制芽的再生、不能产生根。因此最适合诱导尾叶桉愈伤组织、再生芽和再生根的培养体系是MS+20.0mg/L IAA+30g/L蔗糖+8g/L琼脂。该再生系统的建立将为转基因技术改良桉树性状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利用传统的基因缺失产生的突变体的方法来鉴定基因的功能效率很低,因为对于发育早期的基因特别是配子发育相关的基因以及冗余基因,这种突变体显得无能为力,前者基因纯合突变体导致死亡、而后者由于冗余基因之间的功能互补而不显示任何表型。而通过基因激活标签技术可以获得显性突变体即功能获得型突变体,为研究这类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基因激活标签技术是指含有35S增强子或启动子的T-DNA或转座子若插入基因内,可导致插入突变,引起插入失活突变体的产生;若插入基因附近(上游或下游),则可能激活正常情况下不表达或表达极弱的基因,导致显性功能获得(dominantgain-of-function)性突变。近年来通过T-DNA或转座子介导的方法建立了多种植物的基因激活标签突变体库,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一些由多个基因或基因家族决定的功能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就植物基因激活标签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创制方法以及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等一系列方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RNA干涉(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的抑制真核生物体中目标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构建了适合水稻转化的RNAi诱导载体pCADS1341。为检测其有效性,使用它构建了针对GUS基因的RNAi载体,并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导入GUS基因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水稻愈伤组织。GUS染色分析结果表明该载体中RNAi诱导元件的瞬时表达可显著抑制GUS基因的表达。为探讨影响水稻中转基因诱导的RNAi效率的因素,对针对某个目标水稻基因的水稻RNAi植株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检测了T0代RNAi植株中T-DNA插入的拷贝数和目标基因的表达量,筛选出T-DNA为单拷贝插入,且目标基因的表达被高效抑制的株系。对来源于该株系的T1代植株进行了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表明RNAi效应可以遗传给后代转基因水稻植株,但是不同个体中的RNAi效率存在差异。RNAi系统的表达量可能是决定RNAi效率的最关键因素。我们建立的高效RNAi技术体系对于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这个系统我们已经构建了60多个水稻受体激酶基因的RNAi载体,系统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6.
铁炮百合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炮百合(Lilium longiflorum)的鳞片尧含苞待放时花蕾下的花梗为外植体,进行诱导生芽、生根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鳞片诱导生芽最适合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1 mg/L+2,4-D0.1mg/L;花梗的诱导生芽最适合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5 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3.0mg/L +NAA 0.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培养基为1/2MS+6-BA 0.1 mg/L+NAA 1.0 mg/L+活性炭0.1%;生芽率和生根率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以丽蚌草(Arrhenatherum elatius var.tuberosum ‘Variegatum’)茎叶连接的组织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培养基对丽蚌草愈伤组织的诱导、生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为B5+2,4-D 4 mg/L+CH 0.3 g/L时,丽蚌草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当培养基为MS+6-BA 5 mg/L+NAA 2 mg/L时,丽蚌草愈伤组织生芽效果较好;当培养基为1/2MS+6-BA 0.1 mg/L+NAA 1.0 mg/L+0.1%活性炭时,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传统的基因缺失产生的突变体的方法来鉴定基因的功能效率很低,因为对于发育早期的基因特别是配子发育相关的基因以及冗余基因,这种突变体显得无能为力,前者基因纯合突变体导致死亡、而后者由于冗余基因之间的功能互补而不显示任何表型。而通过基因激活标签技术可以获得显性突变体即功能获得型突变体,为研究这类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基因激活标签技术是指含有35S增强子或启动子的T-DNA或转座子若插入基因内, 可导致插入突变,引起插入失活突变体的产生;若插入基因附近(上游或下游),则可能激活正常情况下不表达或表达极弱的基因,导致显性功能获得(dominant gain-of-function)性突变。近年来通过T-DNA或转座子介导的方法建立了多种植物的基因激活标签突变体库,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一些由多个基因或基因家族决定的功能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本文主要就植物基因激活标签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创制方法以及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等一系列方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细胞周期蛋白CycD2基因是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中发现的,对调节细胞周期具有重要作用的调控因子。研究利用RT-PCR技术由拟南芥幼苗mRNA扩增了CycD2基因,构建了超量表达载体并对单子叶植物水稻(Oryza sativa ssp. japonica)进行了转化。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CycD2 mRNA的确能够在水稻中积累。超量表达CycD2的转基因水稻植株在发育早期生长与发育加快,表现为幼苗植株根长和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转空载体植株),加快了水稻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0.
一品红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中的深红一品红(AnnetteHegg)幼茎和腋芽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不同的生长激素,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以及腋芽增殖的研究。结果表明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1 mg/L+NAA 0.1 mg/L+2,4-D 2.0 mg/L;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2 mg/L+NAA 0.2 mg/L;腋芽启动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