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是沙田柚的种植基地,由于多年种植,沙田柚在生长过程中常发生病害,影响果树的生长、开花、结果。在此,介绍影响沙田柚高产优质的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如黄龙病、溃疡病、炭疽病等,并介绍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300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装置及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分辨力已接近理论数值——照明光波的一半。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在微电子学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全电脑控制的集诸附件、自动曝光摄影及录像装置的万能研究显微  相似文献   
3.
棉花感染枯萎病后棉酚及PAL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组织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棉花感染枯萎病后体内棉酚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 L.E.C.4.3.1.5)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它们在棉花抗病生理中的作用。发现棉株感染枯萎病后,体内棉酚含量增加,PAL活性提高,并在品种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增加幅度较大。本文还通过棉酚对PAL粗提液的活性测定,发现棉酚浓度在2ppm~200ppm内.对PAL的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提出棉酚在棉花体内不单是次生物质,它可能参与或影响着棉花的某些代谢过程,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本文还提出了利用幼苗中棉酚和PAL活,胜的变化进行抗病性鉴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黄芪不同大小种苗在同等栽培技术条件下对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大苗移栽可提早出苗,延长生育期,同时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提高产品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安阳菌系致病力分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安阳菌系致病力分化研究初报PreliminaryReportonInfectionDifferentiationofAnyangLineofVerticilliumdahliaeKlebonCotton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  相似文献   
6.
棉花枯萎病是危害棉花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带菌种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媒介,同时也是病区扩大蔓延的重要因素。为控制病菌随良种推广而蔓延,我所等单位曾研究硫酸脱绒“402”抗菌剂药液温浸和“多菌灵”胶悬剂药液冷浸的种子消毒方法,并  相似文献   
7.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均匀度是配合饲料生产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指标,其实质就是各种组分在成品饲料不同部位中的含量离开配方要求量差异值的高低。因此,为使混合均匀度得到保证,不影响饲养效果,一般要求每年做两次混合均匀度检测。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如甲基紫法、沉淀法等,这也是国家标准局制定的测定混合均匀度的标准方法。上述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对配合饲料中示踪物或某一组分含量差异  相似文献   
8.
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又产生了大量废弃物。甘肃颐和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墙体材料革新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瞄准城市大量排放的建筑垃圾这一“特殊资源”,成功研制开发出性能优越、利废率高达85%的轻质复合保温砌块。这一新型墙材科研成果,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同时,也为甘肃乃至全国墙材行业节能减排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论述我国西部图书馆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即西部地区图书馆应该进一步改变观念,深化改革,加强特色化建设,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适宜陇中干旱半干旱区种植的春小麦品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陇中干旱半干旱区是甘肃旱情最严酷、土壤最瘠薄、经济最贫困、作物产量水平最低的区域,也是甘肃贫困农民集中区。降水量一般在250~450 mm,春小麦是该区域的主粮和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目前,该区域山旱地春小麦主栽品种定西35号已种植20多年,混杂退化严重,产量水平低,且晚熟,随着气候变暖和干旱趋势加重,常遭受灌浆后期干热风或高温加干旱的危害,籽粒青干瘦秕严重,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抵抗力也变差,急需替代品种。为此,笔者将甘肃省近几年来选育出的适宜陇中干旱半干旱区种植的春小麦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