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蚕软化病中致病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柞蚕软化病中,除已发现的一种由柞蚕链球菌引起的柞蚕空胴病(Tusseh emppty disease)外,最近又分离出一种新的病毒——柞蚕非包涵体病毒(Tusseh Nonccluded Viruse)。几年来,在细菌方面,我们从组织病理学入手开展了对多种类型的软化病的研究工作,从采集的样品中,培养、分离得到了大量的细菌,经反复筛选和测定,初步找出了对柞蚕致病力较强的十余株菌,并进行了菌株鉴定。现将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十多年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广大蚕区,一种新型病害日益严重的威胁着柞蚕生产。该病在辽宁始发现于西丰、海城等县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蚕区,蚕民称之为“高山型软化病”,又因该病的发病时期多在作茧前后,患病蚕儿停止食叶,有的口吐无色粘液,蚕体日渐萎缩与柞蚕空胴病明显不同,因而有“吐白水型软化病”之称。1984年秋,我们从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蚕科所和辽宁西丰、海城等县蚕区的发病现场分别采集了病蚕样品,经分离,得到了一株非包涵体病毒(Noncclded Virues)。  相似文献   
3.
<正> 近十几年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广大蚕区,一种新型的柞蚕软化病日益严重的危害着柞蚕生产。由于该病多发生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山区,或是由于患病蚕儿多吐无色消化液,因而被称之“高山型”软化病或“吐白水”型软化病。  相似文献   
4.
柞蚕脓病的传染,主要是以多角体这种形态的病原物食下感染。据报导,病毒多角体长期贮存,毒力相当稳定。有人试验,家蚕多角体可以感染25年(Bolle,1907)。据我们试验,柞蚕脓病蛹,室内干保存三年,仍有感染力,但毒力明显下降。多角体蛋白虽然对病毒有保护作用,但是柞蚕饲养在野外,病毒落入野外柞林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多角体会发生裂解,毒力也会衰减变化,研究多角体在所处的环境中的裂解情况和毒力变化,对掌握本病的传染经路,流行规律以及预防本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这方面的试验,目前国内尚未见报导,本文主要借助电镜,观察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5.
柞蚕脓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食下和体皮创伤感染。虽然有人提出母体传染途径,但经我们试验,尚未发现母体传染现象。这些问题过去已有结论。可是,生产中脓病到底是在什幺时候感染的?以什么方式并通过那些径路感染的,目前均无明确的结论,而切断传染的土要径路又是预防脓病的关键一环。一、柞蚕脓病毒传染源调查从养蚕发病的农户取地面土、壁上和顶棚的尘土、蚕筐洗刷液、种茧水浸液涂叶喂蚕。并从上年发病的蚕场拾回病蚕尸加水稀释添食调查发病率(表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非包涵体病毒对柞蚕的致病性.柞蚕1、2、3龄分别感染非包涵体病毒,发病率分别在80.85—99.2%、73.54—85%和50.83—74.19%测定了非包涵体病毒对柞蚕的LD50在10~4·85左右.测定了该病毒的增殖曲线,看出,接种后72—96小时为潜伏期,120小时开始增殖,216小时达到毒力高峰,其后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柞蚕脓病多角体的裂解观察和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柞蚕脓病(NPV)属于昆虫的一种病毒病。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只发现核型多角体病。它是柞蚕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采用消毒预防措施,发病率已明显降低。特别是我省实行纸面产卵、在出蚕前一天卵面消毒的技术措施以后,秋蚕脓病的发生率可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8.
熏烟消毒剂“毒消散”,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证明,对家蚕各种病源有明显的消毒效果。熏烟消毒是一种先进的消毒方法,简单易行,消毒彻底,在农村房屋中器物较多的情况下,极为适宜。在柞蚕生产中,一些蚕业工作者都希望应用这种方法。尤其秋季,有些用檞柞叶和木棒室内制种,用液体的消毒药剂,卵粒易脱落,损失很多。如能改  相似文献   
9.
柞蚕室内育和野外土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饲养在野外,虽然受人工的技术管理,但对自然界的风、霜、雨、雹的摧残,鸟兽虫敌的侵害,既无抵抗力量,而人工也不能完全控制,特别对各种病虫的侵染尚无完善的防治办法,以致用了蚕种,费了人工,吃了柞叶而结茧率达20%即谓丰产,假使遇气候环境不适,甚至颗粒不收。不改进养蚕方法,很难使柞蚕茧的产量获得稳定。如果在稚蚕期或全龄改为室内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第一,能避免各种自然灾害,创造稳产和丰产;第二,  相似文献   
10.
<正>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是昆虫消化和吸收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机构之一.对于包括家蚕在内的其它昆虫的围食膜,已有过一些研究和报道.昆虫围食膜的特异结构及组成物质的性质,是昆虫自身的一种对外的防御屏障.不仅消化液对经口进入昆虫肠腔内的各种病原物具有很强的抗御能力,围食膜也对昆虫起着保护作用.但是,对于柞蚕围食膜及其机能,尚少见报道.我们在研究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柞蚕中肠侵染和增殖的过程中,对围食膜的形态及对病毒的灭活力做了初步观察和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