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城市园林植物的耐涝性筛选及其合理应用,对海绵城市设施功能的实现作用显著。本研究选取华南地区22种园林植物,通过水淹胁迫(0、5、10和15d)试验,观测其叶绿素相对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活性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其耐涝性。结果表明,对22种植物的耐涝性综合评价值的聚类分析可划分为3个抗逆级别,分别为Ⅰ级耐涝植物:中华天胡荽Hydrocotyle chinensis、风车草Cyperus involucratus、黄蝉Allamanda schottii、鸢尾Ⅰris tectorum、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蓝花草Ruellia simplex、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Ⅱ级一般较耐涝植物:茉莉花Jasminum sambac、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基及树Carmona microphylla、米仔兰Aglaia odorata、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灰莉Fagraea ceilanica、紫薇Lagerstr...  相似文献   
2.
选取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内人工植物群落中16种常见地被植物,观测其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作用特征参数,运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并分析其耐荫能力。结果表明:光叶子花、狗牙花、长春花、大花软枝黄蝉、黄金榕、龙船花等6种植物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20~50mmol/(m2×s))和较高的光饱和点(900~1 600mmol/(m2×s)),表现典型阳生植物特征,在园林绿化中可配置在阳光充足的坡地、林边路缘和道路绿化隔离带等处;洒金桃叶珊瑚、合果芋、红背桂、叉花草、可爱花、朱蕉和蜘蛛兰等7种植物具有偏低的光补偿点(7~15mmol/(m2×s))和偏低的光饱和点(400~1000mmol/(m2×s)),其耐荫能力远高于其他供试地被植物,适于弱光环境中生长,在园林绿化中可配置在阳光较弱的乔木林下、庭院和高架桥下;春羽、金脉爵床、扶桑则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7~15mmol/(m2×s))和较高的光饱和点(1000~1300mmol/(m2×s)),对光照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不仅能充分利用弱光,而且对强光的耐受能力也相对较强,在园林绿化配置时可根据景观效果加以灵活应用。地被植物的表观量子产额和水分利用率在不同的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变化趋势能反映出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清影响城市道路分车带绿地群落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城市绿化实践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以深圳城市道路分车带绿地群落为例,通过设置31个样地进行群落调查,筛选出影响群落状况的10个变量因子,基于SPSS 23.0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道路分车带绿地群落状况的主成分贡献率及因子载荷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方差的累积贡献率达88.365%,提取的因子能够反映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群落株数密度(特别是乔木株数密度)、总物种数、分车带宽度、群落层次及上层郁闭度可较大地制约分车带群落的整体状况。研究提出了合理构建分车带绿地群落的建议,并认为5个主成分线性模型可用于深圳城市道路分车带绿地群落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深圳湾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已形成滩涂—红树林—基围鱼塘的生态格局,基围鱼塘对保护水鸟具有积极的生态作用,而抛荒后的基围鱼塘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成为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短板.本文总结了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MCF)实施的"红树林保护区水鸟栖息地生态项目",项目采用生态系统植被修复、生态系统裸滩修复、生态系统水文...  相似文献   
5.
100 种园林树木冠径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城市绿地群落树木密度的合理性,对100种园林常用树种不同规格的自由树树冠直径、树干直径进行每木调查,运用Excel及SPSS23.0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树木冠径比(CW/D)与树木的生长习性(针阔叶)、分枝形式没有相关性,与树冠形状密切相关;宽冠形(伞形、球形、广卵形、宽塔形树木)树木与窄冠形(窄长卵形、长锥塔形)树木、棕榈形树木冠径比差异极显著;窄冠形树木与棕榈形树木冠径比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1)依冠径比大小将园林树木划分为宽冠形、窄冠形和棕榈形3个类型便于实际应用。(2)在园林绿地中根据树冠形状及冠径比进行选择与配置树种,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群落结构,在绿地群落中参考自由树的冠径比指标进行控制和调整群落密度,更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并提高空间利用程度、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3)从发挥最好生态效益的角度考量,同一林冠层单一树种最小株行距参考值d1=D×(CW/D)÷100;相邻AB两树种最小株行距参考值d2=1/2(CW)A+1/2(CW)B。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宫粉梅花期整体观赏特性及花性状间相互影响程度,并为宫粉梅花期科学管理和性状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以宫粉梅为试验材料,采用线性拟合、指标变异情况、R型聚类、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对宫粉梅花性状进行研究。对宫粉梅12种开花性状进行调查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宫粉梅花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花瓣长与花瓣宽拟合效果最好(R2=0.53,Pearson’s r=0.73),开花性状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未开花数、总花朵数、花瓣宽和花梗长可作为判断花性状特征的参考指标,各项花性状间普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能协同调控开花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一年半生“水红”簕杜鹃(Bougainvillea glabra‘Rosa’)盆栽苗为试材,采用间隔控水和持续控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水方式对“水红”簕杜鹃花期、花量、叶片可溶性糖及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以期量化和形成系统性的“水红”簕杜鹃控水技术并为调控其花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控水处理的“水红”簕杜鹃花期和正常浇水的CK较一致;持续控水处理的花量显著低于间隔控水处理和CK;GA3、ABA、IAA多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变化节点也较一致,仅间隔控水处理的IAA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ABA/GA3比值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ABA/IAA比值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水红”簕杜鹃采用间隔控水能有效增加成花数量,提高开花质量,提升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技术处理下‘小叶紫’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Sao Paulo’的开花效果,形成可量化应用的三角梅花期调控技术体系,本研究以‘小叶紫’三角梅为试验材料,采用修剪强度(重剪、中剪和轻剪)、修剪时间(预定开花前80 d、70 d、60 d、50 d进行修剪)、施肥浓度(0.5%、0.3%、0.1%、0氮磷钾复合肥)和生长调节剂(75 mg·L-1乙烯利、2 000 mg·L-1多效唑和2 000 mg·L-1矮壮素)单因素设计,研究不同处理对‘小叶紫’三角梅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剪强度、不同修剪时间、不同施肥浓度和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均对‘小叶紫’三角梅花期调控有显著效果,其中不同修剪处理对‘小叶紫’三角梅的花期影响较大,较不修剪处理均能提前进入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延长植株的整体花期,尤其以重剪处理、预定开花前60 d修剪处理的‘小叶紫’三角梅开花效果最佳;不同施肥浓度处理和对照同时进入现蕾期和初花期,但不同施肥浓度处理均延长了植株的盛花期持续时长和花期,0.3%浓度氮磷钾复合肥处理同对照相比,花期延长了10 d;在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