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筇竹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筇竹种胚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无菌体系的建立、丛芽诱导增殖、生根培养研究其组培技术,筛选移栽介质。结果表明:在组培无菌条件下,采用体积分数0.5%甲醛(12 h)→体积分数75%酒精(15 min)→体积分数0.1%升汞(8 min)的处理效果较为理想,筇竹种胚污染率为3.33%,萌芽率为86.21%,成活率为83.33%;筛选出MS+2.0 mg·L^-16-BA+0.2 mg·L^-1NAA适合筇竹种胚的丛芽诱导;1/2MS+0.3 mg·L^-1NAA+1.0 mg·L^-1KT+1.0 mg·L^-16-BA适合筇竹分化丛芽增殖;1/2MS+0.3 mg·L^-16-BA+2.0mg·L^-1NAA+0.1 mg·L^-1IBA适合筇竹的生根培养;m(河沙)∶m(珍珠岩)∶m(腐殖土)=1∶1∶2的基质为最佳移栽质量配比。  相似文献   
2.
不同坡位对天然筇竹无性系种群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的筇竹无性系种群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坡位不同对筇竹无性系种群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坡位的增加,筇竹无性系分株的高度、枝下高、节长、胸径、分枝长、分枝角、叶长、叶宽、叶面积、鞭节长、鞭径、鞭芽数、活芽数、隔离者长度、隔离者节长、隔离者直径相应减少,隔离者总长度则相应增加。在水分和养分资源有效性不同的生境中,筇竹无性系表现出趋利避害的生态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金佛山方竹无性系种群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佛山方竹无性系种群生长规律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金佛山方竹发笋期持续时间为40d左右,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其不同时期成竹数为盛期早期末期,成竹率为早期盛期末期,在整个出笋期间,金佛山方竹的叶绿素与氮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2)高生长持续65d左右,呈Logistic增长,且昼夜节律明显;(3)地径生长与高生长同步开始,持续21d左右。  相似文献   
4.
土层厚度对筇竹无性系种群形态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究不同土层厚度对天然筇竹无性系种群分株形态的影响,力图为筇竹的适地适竹、定向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本研究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冗余分析与蒙特卡洛检验,分析环境因子随土层厚度变化对筇竹分株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筇竹分株高度、枝下高、节长、地径、胸径、分枝长、分枝角、鞭节长、鞭节径、蔸根长、鞭根长、隔离者节间长度和隔离者直径相应增加,隔离者总长度则相应减少。2)全磷、有机碳、全氮、水解氮及含水量对筇竹分株构件的大小起重要作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对筇竹分株构件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单一土壤因子对筇竹分株构件形态影响的重要性大小排序:全磷>有机碳>全氮>水解氮>含水量>全钾>速效钾>有效磷>酸碱度。筇竹无性系分株构件随土层厚度的递增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不同土层厚度中水分和养分资源分配的差异性决定了筇竹分株形态的大小。其中,全磷、有机碳、全氮、水解氮和含水量是影响筇竹分株形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借助光学显微镜测定出慈竹叶片的表皮细胞、泡状细胞、叶肉细胞、气腔、薄壁细胞、厚壁细胞的长度和密度,对不同秆龄的慈竹叶片进行比较解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秆龄的慈竹叶片之间解剖结构并没有太大区别,慈竹叶片在解剖结构上存在变异,各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17.58%~34.88%,变异系数均超过15%。构建了慈竹叶片各类细胞长宽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分析表明,以各细胞的宽作为自变量,分别与其长作为因变量时存在高度相关的线性关系,但叶肉细胞长宽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探究黄竹幼苗对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为培育优质抗旱黄竹苗及其抗旱性锻炼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黄竹实生苗为研究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探索黄竹幼苗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叶片形态的变化,及其对黄竹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膜脂产物、渗透调节物、细胞保护酶和叶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质量分数(0~30%)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黄竹叶片的萎蔫等级和相对含水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EG-6000质量分数在0~15%范围内,复水后各抗性指标值均恢复到对照同一水平,说明黄竹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但重度干旱胁迫会对其造成严重损伤。因此,适度干旱胁迫有助于增加黄竹幼苗抗旱性,叶片萎焉程度、相对含水量、膜脂产物、渗透调节物和细胞保护酶活性可作为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PEG-6000质量分数为0~10%范围内的短期胁迫可用于黄竹幼苗抗旱性锻炼。  相似文献   
7.
筇竹种子主要内含物成分与不同种源种子播种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筇竹种子主要内含物成分及不同种源种子的播种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筇竹种子主要有机养分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维生素C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2.54%、8.26%、2.48%、3.81%和12.97%,其中粗脂肪含量最高,可溶性淀粉含量最低;2)筇竹种子中氨基酸含量在0.36~10.50 g/kg,占总营养成分的1.23%~35.78%,其中天冬氨酸含量最高;3)筇竹种子矿质元素含量:钾含量最高,达到3 280 mg/kg,其次是磷,为672 mg/kg,铜的含量最低,为2.14 mg/kg;4)不同种源筇竹种子,在千粒质量、含水量和发芽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形态特征上差异不明显;5)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筇竹种子发芽率不同,其中在室内无菌条件下发芽率最高,为90.00%,在苗圃带菌环境下发芽率最低,为86.6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