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般对棉花灌溉的要求:是“小水勤浇”。几年来的体会,特别是去年棉花生产大跃进的考验,感觉有些问题。由于死板的执行小水勤浇,常使浇水不浇足,以致根浅易倒,抗旱抗涝能力很差,脱落严重。尤其是苗期初次浇水,如果水量小,就影响根系向下伸展。去年本所肥料试验区的棉花,因为初次灌溉仅注意了小水,未注意浇足浇深浇透,因而地下18厘米深度的土壤,于灌溉之后仍然是潮干土的状态。结果是棉苗得到水分之后,就猛长了几天,地表面的土壤很快的干燥之后,就又萎(?),造成了必须勤浇以维持所需水分的局面,在同一试验区中有一个重复,因为夜间灌溉,渠道跑水,  相似文献   
2.
作者根据朝阳地区山多、山地多、春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等特点,对該区作物构成的基本条件,高产稳产結合的生产措施,山地作物的保土配置与零星配置以及輪作、連作等方面作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作物构成的发展方向,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3.
1964年于朝阳县西大营子公社饮马池大队西北沟生产队搞了一个山地“四种”的增产样板。全生产队耕地290亩,其中山地(坡耕地)占62%,粮食作物250亩,分布在山地上的粮食作物为180亩。为了推广山地零种、混种、套种、补种的增产经验,曾设置了上述“四种”的示范样板,起到了显著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广大群众在党的正确領导下,坚持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摸索到了一些适于坡耕地的农业技术措施,其中有草木穉参加的草田轮作。但是这种輪作形式在目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少地多的地区是适合的,在人多地少的地区由于种草的两年不能收粮,大面积的推广还有一定困难。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坡面侵蝕,补充薄耕地的有机质与氮素肥料,并且不因种植绿肥而减少当年的粮食作物面积,从1964年起进行了坡耕地套种綠肥的試驗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