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对于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强农药的监督管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行为,整顿农药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几年日照市农药管理工作的实际做法,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回顾,并提出了应对措施。1日照市农药管理的基本情况近几年,全市各级农药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农药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农药管理办法》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和行政执法,做了大量工作,防止了假劣农药坑农害农和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茶小绿叶蝉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日照市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最大的茶叶主产区,现有茶园面积10 666hm2。茶小绿叶蝉是日照茶区茶树主要害虫,该虫在日照茶区一年约发生9代,以成虫在茶树、杂草上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为害茶树,5月中下旬第一代若虫出现,以后每20d左右发生一代,常年有1~2个虫口高峰期,特别以9月中下旬的高峰期最为严重,10月下旬成虫进入越冬期。日照茶区长期施用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噻嗪酮  相似文献   
3.
日照是我国最北的茶叶主产区,茶小绿蝉是我市茶区主要害虫之一。正常年份,每当秋季花生采收前后,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将出现一个虫口高峰期。其不仅对茶树安全越冬造成影响,而且对次年春茶产量和品质不利。为加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筛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于2002年9月选用吡·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吡·氯EC(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10%吡虫啉WP(苏州华源农用生物化学品有限公司)5%氯氰菊酯EC(济南绿霸化学品有限公司)1.2试验处理本试验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15m…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8%,如何减少无效蒸发,挖掘旱地农作物的增产潜力,是旱作农业研究与推广的重大课题。小麦/花生春膜秋覆旱作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蓄水保墒方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调整了粮经结构,配套无公害生产技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鱼藤酮和吡蚜酮防治茶绿盲蝽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绿盲蝽是日照春季茶树主要害虫,该虫在日照茶区一年发生1代,山区个别地方发生2代,一般以卵在茶树、苜蓿等作物上越冬,常年4月中下旬卵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若虫盛发,5月中下旬成虫出现,5月底6月初成虫羽化。日照茶区长期施用辛硫磷、菊酯类农药防治该虫,但近年来防效下降。为更好地推荐防治茶绿盲蝽新型农药,开展了7.5%鱼藤酮EC和25%吡蚜酮sc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花生、水稻、茶树、蔬菜和果树的绿色控害技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弧丽钩土蜂是山东半岛地下害虫暗黑鳃金龟的优势寄生性天敌,通过连续7年对弧丽钩土蜂生物学习性观察及其对暗黑鳃金龟田间寄生效果的调查,总结了弧丽钩土蜂的生物学习性,证实了其对寄主的跟随效应,评价了田间控制效果。弧丽钩土蜂属外寄生性天敌,单寄生,对寄主有一定的专化性,雌蜂产卵于寄主体外,自然寄生率为36.4%~48.3%,其子代亦在寄主体外完成发育。越冬代羽化出土时间为每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出土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恰与暗黑鳃金龟幼虫孵化高峰期吻合,体现了显著的跟随效应。通过连年种植红麻、助迁土蜂、保护土蜂的措施,弧丽钩土蜂已成为当地土蜂类天敌的优势种。山东省日照地区花生田内,暗黑鳃金龟的虫口密度已显著降低,从最高年份的14.37头/m2下降到目前的0.21头/m2,显示了保护助迁天敌昆虫的良好治虫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取以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技术为主导,建立起农田生态时空立体可持续的绿色控害技术构网络,将重大生物灾害的暴发频率和致灾强度降低50%,将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化学农药用量压低30%以上。  相似文献   
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目前已蔓延到全国各地。笔者对日照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展开系统和全面调查,总结了该病的发生概况和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蔓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