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应用DXA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退役前后武术运动员前臂、腰椎和髋部骨量,探讨PBM及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结果:男性PBM,前臂(40~)0807±0124g/cm2;腰椎1-4(25~)1005±0138g/cm2;大转子(20~、25~)0801±0094g/cm2,股骨颈(15~、20~、25~)0974±0132 g/cm2,三角区(20~、25~)0904±0110g/cm2。女性PBM,前臂(35~)0723±0107g/cm2;腰椎1-4(25~)0952±0112g/cm2;大转子(25~、30~)0735±0078g/cm2;股骨颈(20~、25~)0863±0092g/cm2;三角区(25~)0794±0089g/cm2。结论:男性PBM高于女性,25~岁PBM出现的部位最多,PBM后,三角区骨量丢失幅度最大,女性大于男性。男性PBM,腰椎1-4>股骨颈>三角区>前臂>大转子,在15~到25~出现,股骨颈、大转子、三角区PBM稳定2~3个年龄段。女性PBM,腰椎1-4>股骨颈>三角区>大转子>前臂,在20~到30~出现,股骨颈、大转子稳定2个年龄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