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桑椹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癌、保护心血管、延缓衰老等诸多生理作用的多酚化合物。以药食两用的桑椹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法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桑椹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桑椹中白藜芦醇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甲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1∶30,提取温度27.5℃,提取时间8.0 h。通过液相色谱对桑椹中的白藜芦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桑椹冻干粉中白藜芦醇的提取量为315.30μg/g。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酶是以内切方式催化水解部分乙酰化壳聚糖中的β-1,4-氨基葡萄糖苷键的酶,其催化产物壳寡糖在调节植物生长、改善肠道微生物的种群分布、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对壳聚糖酶的来源、生产、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其固定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从农业、食品工业、医药等领域展示了壳聚糖酶的巨大应用前景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分别取3个桑树品种湖桑32号、育71-1、金10的叶片,采用0.025%、0.05%、0.075%、0.1%、0.125%的壳聚糖离体处理2 h,测定叶片中防御酶系及其他相关抗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3个桑树品种的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力均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是不同品种对于外源壳聚糖的反应有所不同,活力出现最大值的壳聚糖浓度也有所不同,三者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力均基本无变化;与对照相比,在0.025%~0.1%壳聚糖处理的离体叶片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都略有降低,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则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5.
家蚕5龄幼虫蛋白水解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屠洁  王国基 《蚕业科学》2005,31(1):100-102
调查了家蚕(华峰×雪松)5龄幼虫的血液、消化液以及脂肪体蛋白水解酶的反应条件,发现其最适反应温度均在37℃左右,最适反应pH分别为80、98和68左右。血液蛋白水解酶在pH68~98之间其活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屠洁  刘冠卉 《蚕业科学》2010,36(5):870-874
为了有效利用缫丝蚕蛹的功能性成分开发高附加值的降血糖药物,采用95%乙醇浸提蚕蛹活性物质,并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对蚕蛹醇提物进行梯度极性溶剂萃取,获得不同萃取组分及水相组分。测定各相萃取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当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组分及水相组分的质量浓度为0.33mg/mL时,各相萃取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率分别为100%、58%、38.1%、36.93%、21.53%;各相萃取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49、0.272、0.434、0.645、0.449 mg/mL。选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强的石油醚相和乙醚相萃取组分,采用双倒数作图法检测其抑制作用类型均属于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7.
家蚕5龄幼虫蛋白质代谢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屠洁  王国基 《蚕业科学》2005,31(2):221-223
家蚕幼虫5龄期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约为体重变化的3倍,整个蚕体的蛋白质含量在第3和第4天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突增。分析相应的蛋白水解酶活力变化,发现酶活力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第4和第5天时活力达到峰值。进一步提取血液、消化液以及脂肪体蛋白水解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血液和消化液蛋白水解酶的活力变化与蚕体消化、吸收和转化桑叶蛋白的生理进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对杏鲍菇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进行筛选,表明杏鲍菇科杏2号菌株最适碳、氮源均为麦麸皮.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摇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100/250 mL装液量,10%接种量,30℃下180 rpm转速培养6 d,菌丝生物量最大.采用该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菌丝满袋时间缩短12 d.  相似文献   
9.
根据GB/T5009.19—2003《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对填充柱气相色谱条件的规定。制备填充色谱柱。实践表明:六六六、滴滴涕8种组分的分离效果较好,能满足国标规定的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利用桑枝屑与蚕沙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充分利用蚕桑业废弃物资源,研究不同配方对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产量、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3种含桑枝屑与蚕沙的高产栽培料配方.采用桑枝屑50%、蚕沙10%、棉籽壳25%、麸皮10%、玉米粉3%、石灰1%、石膏1%的培养料配方栽培,杏鲍菇菌丝29 d满袋,菇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达12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