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土壤坡面侵蚀模型是当前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的重要工具,明确其应用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并提升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评价的科学性。采用同一数据源,对比研究三因子模型、USLE模型及CSLE模型的坡面侵蚀监测结果,揭示了3种模型侵蚀强度分级的差异性。三因子模型与USLE模型的侵蚀等级划分结果相近,而CSLE模型划分的侵蚀等级偏高。CSLE模型划分的中度及以下等级侵蚀分布在3.0°以下坡耕地,5.0°以上坡耕地以强烈及以上侵蚀等级为主且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80%以上,3.0°~5.0°的坡耕地各侵蚀强度等级所占比例相当,5.0°可以确定为东北地区坡耕地侵蚀强度由轻变重的临界坡度。  相似文献   
2.
黑土地作为优质的农业资源,其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工作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今后更好地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吉林省水蚀区为研究区域,测定了不同土壤类型区内耕作土壤的基本性状特征,并采用Wischmeier和Smith关系式计算了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作土壤的K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粉砂粒含量和N1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壤类型间的K值分布特征:黑土黑钙土白浆土暗棕壤。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是坡耕地较多的省份之一,坡耕地土壤侵蚀是东北主要面临的持续性自然灾害,是人们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采用收集径流的方式得到产沙量与径流量,探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防治效应。结果表明:地埂植物带、土坎水平梯田与顺坡垄作的土壤侵蚀量表现为顺坡垄作>地埂植物带>土坎水平梯田;在5°和10°坡度下采用地埂植物带措施对土壤侵蚀治理效果明显;坡度为10°的土坎水平梯田的年径流量为7.83 mm,保土率为98.09%;2种措施与顺坡垄作相比,地埂植物带与土坎水平梯田的产沙量和降雨侵蚀力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可见,说明地埂植物带与土坎水平梯田措施有良好的保土、保水效应。地埂植物带和土坎水平梯田措施可显著降低土壤侵蚀量,有效地拦截地表径流,减慢径流流速和拦蓄水流,因而减少径流量。  相似文献   
5.
土壤可蚀性因子(K)是进行坡面土壤侵蚀预测的重要参数,随着耕作制度、管理方式及侵蚀强度的变化,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机械组成出现较大差异,导致K值发生变化.为提高土壤流失预测的精度,需要明确K值的演变特征,为K值的修正提供依据.通过对吉林省中东部耕地土壤1994年、2011年和2015年K值分析表明,K值大小顺序为黑土>黑钙土>白浆土>暗棕壤,K值增长率顺序为黑钙土>黑土>白浆土>暗棕壤.从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分析,K值分布特征为东北漫川漫岗土壤保持区(1-3-1t)>长白山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1-2-3st)>长白山山地水源涵养减灾区(1-2-2hz).  相似文献   
6.
对30个秸秆样品、30个籽粒样品、1个玉米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E)100196等61个玉米植株样品应用湿灰化法(H_2SO_4—H_2O_2)消煮后,分别用火焰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测定待测液中的钾含量。结果表明,火焰光度计更适用于玉米秸秆中全钾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仪更适用于玉米籽粒中全钾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2018-2020年吉林省实施第二批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在包括公主岭市、梨树县等在内的中部黑土区推广包括条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种植、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技术、玉米秸秆堆沤培肥等技术模式,技术实施后项目区内土层平均厚度28.67cm,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3.25% ,秸秆还田量71% ,每亩平均增产51.50万公斤,3年累计增收4.12亿元。以保护性耕作为主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黑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