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民族地区要改变落后面貌,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历史纵向对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是立足我国实际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过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从传统落后的农牧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到初步建立现代农业、超常规的、跨越式的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国家的支持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贫困人口相对集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渐渐缩小地区差距,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是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入世"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一个生产落后的农业大国,要突然应对加入WTO后的全球化的农业市场,挑战是严峻的,困难是巨大的.我们必须积极选择应对方略,把农业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并逐步在全球化农业生产和市场中找到出路,发扬自身的长处,在全球化农业生产中振兴自己.因此,认真研究农业方面"入世"后的对策,对于面临挑战争取主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面对"入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振奋精神,积极应对,采取攻守结合、趋利避害的原则,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应当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崔俊德 《甘肃农业》2003,(11):13-13
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一问题.笔者曾经撰文,提出应当依据我国的国情和各个地区的实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能一慨而论、一个模式,一是在方针上要着眼于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二是在政策上要着重于完善法规,建立机制,通过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保障;三是在途径上要坚持以农村、农业内部转移为主,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适度向非农业转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