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京顺义隔离试验圃内研究香蕉穿孔线虫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重点在于观察该线虫对北京地区栽培作物种类的寄生性和致病力、对北方低温的抗逆生存能力及对北方碱性土壤环境的适应程度。通过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香蕉穿孔线虫在北京地区自然露地环境条件下不能越冬存活。但在温室、大棚等设施环境中,该线虫均可获得适合的寄主、温度及土壤酸碱度(pH)等条件,并可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香蕉穿孔线虫在北京地区温室和大棚等设施条件下有着极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3.
2013~2014年在北京各区县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点利用黑光灯诱集昆虫,经对诱集昆虫标本的分类和鉴定,确认134种蛾类为北京新纪录种,它们隶属于11科113属。其中4种为中国新纪录种,分别为帕委夜蛾(Athetis pallidipennis Sugi)、蒙逸夜蛾(Caradrina montana Bremer)、蒲裳夜蛾(Catocala puella Leech)和草螟科边薄翅螟(Evergestis limbata(Linnaeus))。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引进花卉植物调查,从宣传培训、检疫和检疫管理、疫情监测和控制等方面入手,结合 几年来在植物疫情控制工作中的实践,制订了引进花卉植物检疫管理措施。使引进花卉植物的受检 率和疫情监测率明显提高,有效地减低了疫情传入北京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北京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实际,融合定性、定量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地开展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定性评估中,进行适生性、经济重要性等定性分析,明确我市具有较高传入风险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52种(属);在定量评估中,首次提出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研究建立了基于乡(镇)、区(县)、全市的层级递进式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确定了风险值为3.0以上的高风险重点防控检疫性有害生物16种(属)及重点监测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论述了天津市重大植物疫情沿海阻截带对植物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通过建立植物疫情管理系统对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管理。二者有机结合可帮助天津市评估重点监测区域和监测对象制定监测方案。此外,系统还提供疫情监测处置数据查询分析、疫情发生动态显示、检疫技术标准查询等协助疫情防控工作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三裂叶豚草是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恶性杂草。本研究探索了植物源壬酸水剂对野外自然生长的三裂叶豚草的防治效果,分别于6月下旬和8月上旬两个时期,利用5%和10%两个浓度的壬酸水剂对三裂叶豚草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结果表明,北京地区8月上旬为三裂叶豚草现蕾期,此时施药不再有新出苗的植株结籽,为防除三裂叶豚草的最适时期。采用10%壬酸水剂,有效成分用量8 000g/667m2,喷液量80L/667m2进行喷雾防治,7d和28d的株防效分别达到94.9%和91.2%,结籽三裂叶豚草仅4.6株/m2,比对照减少了93.11%,单株种子数量为261.78粒,比对照减少了83.73%,产生的种子少,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我国列为2类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原发于北美洲,1979年首次在我国丹东发现。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呈现蔓延扩散趋势,极大地威胁着农、林业生产安全。1发生为害情况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和产卵期,幼虫5月上旬开始为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7月为第1代成虫期。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经常发生整株树叶被吃光的现象。8月中旬第2代成虫开始出现,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草莓病毒病主要由草莓镶脉病毒(SVBV)、草莓斑病毒(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草莓皱缩病毒(SCV)引起,结合文献报道与调查所见,分别介绍了草莓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控措施,为生产中识别与防控该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