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吉林省盐碱地面积为3000多万亩,我省盐碱地中有盐碱洼地11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可种稻面积有五、六百万亩,除部分地区水源较少外,大部分水源丰富,现已开发种稻15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300~400公斤,高的超过500公斤,并积累了一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大安市盐碱地小井种稻的水稻公顷产量 6000 公斤以上的丰产栽培技术。主要措施为:浅翻(耙);增施有机肥、客土(砂)压碱;洗盐排碱;提高水温促早熟;氮、磷、钾及锌肥配合,分期适量施肥;及时防病虫草害等综合措施。明确在盐碱、井灌冷水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和粒数是限制当地水稻产量的主导因素。提出以 m~2穗数在 500~650,每穗平均粒数 70—80,结实率 80%以上,千粒重23克以上的穗粒兼顾途径取得丰产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是一个生物过程,它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许多部门,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作为基础进行生产,並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过程,就是在农林牧副渔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能量与物质的转化过程,或者说是生物转化的过程。所以,要使农业生产搞得好,必须使农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能最与物质循环的循环量要大,动转要迅速。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 前言水稻生产一方面追求高产,另一方面也追求稳产,因此,水田土壤环境的改善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而良好的耕作技术是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要措施。随着国内外耕作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耕作技术方面的研究发展很快。据国内报道,少耕水田第一年表现增产,以后随少耕年限的加长,产量逐渐下降,到第三、四年表现减产,但幅度不大。因此,在连续少耕二至三年之后,应配合翻耕。我们于1988年和1989年,把少耕和深耕结合起来进行了不同耕法水田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