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贡觉群培  巴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71-14172
利用藏西北羌塘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所辖39个气象观测站1971 ~2010年逐月大风出现日数数据,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0年该地区大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藏西北荒漠生态功能区大风日数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年大风日数减少率最大,减少率为20.0 d/10a,冬春季大风日数具有准4年,年大风日数具有准7年和准14年周期;藏西北地区冬春季以及年大风日数自东向西和自东向东南减少.  相似文献   
2.
  扎西巴珠 《高原农业》2022,6(1):86-91
西藏拥有丰富的旅游产业资源,有着巨大的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本文实地调查发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很多,同时也面临西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村旅游服务同质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协同发展意识欠缺,涉旅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创新推广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挑战.表明西藏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应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协同推进乡村旅游与生态环保.  相似文献   
3.
4.
21世纪初,西藏为顺应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中心的农业结构调整,从生产力的意义讲,也就是使农业综合生产力必须登上一个新台阶。 改革开放20多年后,农业已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吃饭”产业,而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复杂,要求甚高的复合型社会化综合生产领域。西藏农业的发展要适应资源开发,主导产业旅游业建设的需要,登上新的台阶,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因此,文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重点和任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等问题,对于指导21世纪初我区农业发展方向,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当然文中观点有待于请教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5.
巴珠  贡觉群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61-14162
[目的]研究泽当城市草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对泽当国家气象观测站2011年12月~2012年11月草面温度和地表温度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泽当城市草面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各种典型天气条件下,苹面温度和地面温度差值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只是二者交替出现的时间略有差异,晴天出现交替出现时间最早;二者变化最为剧烈的时候出现在午前和午后;日出和日落前后是草面温度和地面温度一日中的交替时次;冬春白天草面温度要高于地面温度、夏天除早晨8:00 ~9:00二者基本接近外,地表温度始终高于草面温度,草面温度高于地表温度出现在秋季上午9:00之前,10:00之后地表温度明显高于草面温度.[结论]该方法为探讨泽当城市草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81—2018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泽当镇0.8、1.6、3.2 m地层的逐月平均地温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对山南市深层地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8年山南市0.8~3.2 m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2011—2018年的各深层地温最高,而20世纪80年代各深层地温最低;0.8~3.2 m深层地温的年平均值均呈一定的增加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664、0.067 4、0.057 9℃/a。由此可见1.6 m深层地温的增加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0.8 m,而3.2 m深层地温的增加趋势最为缓慢;0.8~3.2 m深层地温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深层地温的最低值大多出现在春季与冬季,而深层地温的最高值大多出现在夏季与秋季;地温主要影响冬小麦籽粒、茎秆比及理论产量,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其中春季地温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冬季。相比而言,夏季与秋季地温对冬小麦产量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