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粘虫(Pseudaletia separata(Walker))与其他鳞翅目昆虫[1]一样,授精是以精珠的方式进行的。精珠是在交配时,由雄蛾阳具的内阳茎外翻,送进雌蛾的交配囊中。精珠内的精子通过导精管进入阴道,然后貯藏于受精囊中。精珠含有几丁质,授精后留在雌蛾的交配囊中,所以雌蛾已否交配,可以用交配囊中有无精珠来检定。并且每一次交配,雌蛾仅接受一个精珠,因此雌蛾交配的次数也可以用交配囊中精珠的数目来断定。  相似文献   
2.
梨茎蜂(Janus piri Okamotto et Maramatsu)是梨树的重要害虫,全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成虫产卵为害春稍,受害重的梨园,断稍累累,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关于食性,过去认为成虫取食花蜜和露水,对糖蜜和糖酒醋液无趋性。关于食性与口器构造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有报导,我们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并讨论了拟蔷薇切叶蜂(Megachile subtranquilla Yasuma-tsu)和蔷薇切叶蜂(tranquilla Cockerell)口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这两种切叶蜂口器的吸吮部分基本上与蜜蜂(Apis mellifera L.)一样都适宜取食花蜜,但上颚的构造在种间和种内雌雄性别间有明显的差异。雌蜂的上颚中部有适应切叶筑巢的刀片状齿,上颚的臼齿叶可能用以咀嚼花粉。而雄蜂的上颚则缺乏这种构造。两性的上颚都有尖锐的切齿叶,第一个外端齿不仅在两种切叶蜂中,甚至在低等膜翅目的梨茎蜂和叶蜂中也十分相似,它们都是用来咬破茧及羽化孔的。以上结果说明了口器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此外,还讨论了蔷薇切叶蜂的切叶筑巢习性及对花卉的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讨论了农业上的三种重要害虫(小麦叶蜂 Dolerus tritici Chu 黄麦叶蜂Pachynematus sp 和黄翅菜叶蜂 Athalia rosae japanensis(Rhower))成虫的咀嚼式口器,并对黄翅菜叶蜂的食性进行了描述。通过喂养观察,发现菜叶蜂成虫喜食糖,蜜等液体食物,并可舐食蚜虫蜜露。而不取食固体食物,也无捕食习性。菜叶蜂成虫取食后可延长寿命。作者等对三种叶蜂口器进行比较,并与典型咀嚼式口器的代表直翅类对比,认为:三种叶蜂虽属咀嚼式口器,但在进化过程中,其形态和食性已离直翅类较远,而与过去作者等曾做过的梨茎蜂口器很相似。可以认为叶蜂和茎蜂的口器都可能为咀嚼式向吮吸式进化(蜜蜂的嚼吸式)的一种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应答机制.[方法]以田间优势条锈菌接种抗病小麦品种赛德麦601和感病小麦品种郑麦37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分光光度计法分析小麦籽粒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变化.[结果]花后15 d,郑麦379中APX和G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APX基因表达量升高幅度大,花后25 d上调至CK的11.45倍,且持续时间较长;GR短时间小幅度升高,在花后20 d升高至CK的1.65倍.赛德麦601中APX基因仅在花后20 d后表达量显著升高,上调至CK的9.83倍,其他时期变化幅度很小;GR基因仅在花后25 d和花后30 d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至CK的2.09、1.92倍.APX和GR酶活性的变化与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一致.[结论]APX和GR参与了小麦对条锈菌的抗性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7.
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在北京大兴县一块面积为809米~2的头茬苜蓿田内释放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3,752头,回收蜂茧16,240头。放蜂田种子亩产21公斤,比对照田增产69.4%。对不同规格蜂箱的诱蜂效果进行了比较。国产蜂箱 (巢孔直径0.7厘米,孔深14.5厘米)每个巢孔内峰的产卵平均数8.4枚,多出加拿大蜂箱 (巢孔直径0.55厘米,孔深9.75厘米)0.8枚,但后代的性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常玉珍 《植物保护》1985,11(1):48-48
切叶蜂(Megachile sp. ),属蜜蜂总科切叶蜂科,是豆科牧草及其他植物的传粉昆虫,多被列为益虫。但此蜂也为害花卉、行道树及部分果树,而且近年来发生日趋严重。根据初步调查切叶蜂为害7科17种植物,其  相似文献   
9.
拟蔷薇切叶蜂 Megachile subtranquilla Yasumatsu 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茧内老熟幼虫在旱井、菜窖等的砖缝及土洞内越冬。翌年6月底至8月中旬成虫羽化。切叶蜂是独居蜂,但又具群集习性。本文叙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为害情况、天敌以及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