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6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第二次会议,于1983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长白山宾馆举行(第一次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俄尔班那市的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内举行)。我国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山西、安徽、湖北、湖南等軒个省(市)59人,连同工作人员共约多100多人。向大会交付论文为60篇。其中在大会上宣读的为43篇。美国参加人数为27人,宣读论文17篇。经中关双方商定,会  相似文献   
2.
大豆高产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1976~1980年试验资料,论述了大豆亩产400斤左右的产量结构与产量关系。当大豆亩产超过400斤时,产量因子间是个互相制约的关系,虽平方米结荚数愈多对提高单产有良好作用,但粒荚比低、百粒重小,也会直接影响产量。百粒重为24克,亩产却达454斤。大豆亩产400斤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出现的高峰是在鼓粒初期,而且以5~6较  相似文献   
3.
大豆高产规律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研究大豆高产的生长发育规律,探索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措施,供生产上参考应用,几年来我们在不断总结大豆大面积高产经验基础上,在所内试验区进行了大豆高产栽培试验,亩产基本可以稳定在400斤以上,并初步摸索到了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4.
大豆高产栽培的叶面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叶子的消长规律是研究大豆高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光合效率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叶面积的大小和叶子工作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品种类型以及栽培措施条件下,大豆在主要生育阶段保持多大的叶面积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滦县兴隆庄高登文农业社,利用挖风窝等办法积聚肥沙,对改良土壤、增产花生很有效果: 1.栽植灌木挡土积沙:在能种花生的飞沙地的地界边缘,根据当地的历年刮风情况,有计划地顺垅栽植几行桑条、柳行,每年到秋  相似文献   
6.
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质较肥沃,水分较充足的高产栽培条件下,大豆生长发育经常出现徒长郁闭而降低光合速率的问题,因此,合理摆布大豆群体,实行等距穴播栽培,既可造成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又可较明显的提高大豆产量。试验表明:一般可增产大豆10%以上。  相似文献   
7.
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法是人为造成波浪冠层,以扩大群体叶片截光面积,充分利用和提高光合作用能力,为大豆生育后期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底叶黄枯,提高大豆产量。试验表明,波浪栽培法有三种形式:一是高矮不同品种实行隔行间种,二是同品种不同密度和施肥量隔行间作;三是同品种喷洒TIBA形成高矮隔行间作。但认为这三种途径造成波浪冠层仍还具有不同程度困难。认为较理想的途径是研究采用仅有株高相差的等位基因系的品种配制成组合。试验结果指出,波峰与波谷相差10—15厘米为宜,其增产效果在6.0%—15.1%。进而肯定了波浪冠层栽培法对增产的效果,是一种有前途的栽培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豆群体合理摆布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哈尔滨地区,在宽行距情况下,密度和产量的关系,因品种不同而各异。早熟品种丰收11,棵矮单株生产潜力低,每平方米50~70株的较30株的增产11.7~12.8%,而中熟和中晚熟品种,每平方米则以25~30株为适宜。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缩小行距有很大增产潜力,增产的幅度是7.4~13.8%。缩小行距后,相对延长了株距,使个体获得良好生育环境,促进增产。穴播主要在肥水充足的高产栽培条件下,能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增产幅度为4~14.6%。通过合理密植和合理群体摆布,使个体达到良好生育,并保持优良的群体,因而达到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在解放后几年的生产运动中,已有显着提高,特别是自爱国主义丰产竞赛运动展开以来,涌现了很多的高额丰产模范和大面积增产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大豆需水规律与灌溉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表明: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为了保证其生育有一定的繁茂度,和促进生殖器官的健壮生长,增加开花、结荚数,一般在黑土地区苗期至分枝期土壤含水量占最大持水量的65—70%以下时,就要进行灌溉。但此时灌水量不宜过多,过多就会降低地温,影响生育或招致节间伸长,生育期易徒长倒伏。大豆在开花之后,鼓粒以前需水最多,土壤含水量在占最大持水量的85%时,生育最佳。但在大田条件下很难达到,一般占最大持水量的80%,就可满足需要。鼓粒后需水量虽逐渐减少,但也不能低于占最大持水量的75%,当降到70%以下时,即要进行灌溉。灌溉方法因地势和条件而不同。一般平地可沟灌,岗地需要喷灌,以满足大豆对水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