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正近日一则农村调查显示,这些年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但在一些农村,农房建设无序、空置率高等问题显现,拆了建、建了拆,建起来长期无人居住,造成了资源浪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有的举家进城,有的选择创业,导致不少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农民在外挣了钱,还是习惯回家盖房子。建设中缺乏总体规划、没有建设标准等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全国农村至少有  相似文献   
2.
正又是一个丰收节,又是一年丰收季。广袤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挺拔的玉米秆迎风摇曳。驰骋沃野的一台台新农机,正是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折射出粮食丰收背后的坚实底气!这是不断升级的先进装备。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曾经,手插青秧、挥镰割麦,农民"一滴汗珠摔八瓣",数不尽的辛劳。如今,大田里众多"神器"各显神通:产前有育秧流水线,产中有植保无人机,产后有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  相似文献   
3.
正振兴乡村文化,不能任由文化载体衰落凋敝,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文化价值正在释放。春来百花开,时下各地的油菜花节、梨花节等节庆活动如火如荼,不少人走进乡村田园,不光是图吃喝游玩,更愿意扭秧歌、听大戏、干农活,体会不一样的乡土生活,农村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越来越有吸引力。现在农村富裕了,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更高了。今年春节返乡,家乡一个镇里8个村,就有5个村上演"村晚",有的为村里的好媳妇、文明户等现场颁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44岁的陈龙是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陈庄村村民,也是郯城县农大家庭农场的法定代表人。近年来,他流转土地成立家庭农场,经营土地200多亩,托管土地1600亩,给乡亲们提供育苗、打药等优惠服务。陈龙带着家人一起种田,农场收入30多万元。"从小就种大田,对农业有感情。"陈龙说,以前自己伺候大田,没想过靠种地挣钱。现在有了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土地能产生更多效益。陈龙说,他的思想转变,来自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5年3月,他顺利取得了新型职业  相似文献   
5.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还有哪些堡垒,脱贫硬任务如何不折不扣完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安排部署,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角。  相似文献   
6.
7.
8.
<正>近日,我国91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农业博物馆首次展出,湖州传统缫丝等特色非遗展演吸引观众驻足。不少人惊叹古人的精湛技术、精深的农耕文化,也有人担心,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会不会躺进博物馆,失去生命力?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加快推广,一些传统农耕方式正逐步被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经历粗放发展,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今天更应该思考应该从传统农耕文化中继承什么?事实  相似文献   
9.
正"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到过安徽省怀远县的人总会赞一句:"土肥水美好地方!"淮河、涡河等河流从这颗"淮上明珠"穿流而过,180万亩小麦、90万亩水稻、70万亩玉米扎根田野,怀远县的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120万吨左右。今夏,这座"全国产粮百强县"的田里有啥新变化,且随记者探访一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