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RNA的提取、反转录及PCR反应条件、检测灵敏度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是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可靠方法,RNA的提取简单易行,不经过病毒提纯,可检出的病毒RNA最低量可达1pg。  相似文献   
2.
英国卢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母绵羊乳腺细胞的基因和未受精的、除去基因的羊卵培育出克隆“多莉”羊的报道引起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3.
猪脂肪细胞膜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离纯化的猪脂肪细胞膜蛋白在福氏完全佐剂中乳化 ,经皮下 (腹膜内 )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 /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经筛选及克隆 ,成功地建立了 4株可分泌抗猪脂肪细胞膜蛋白单克隆抗体 (McAb)的杂交瘤细胞 2D3 、2D4、3F6、3E7,其中以 3E7稳定性最好 ,血清抗体效价为 1 0 3 ,此杂交瘤细胞株传代培养 2~ 3个月以上 ,ELISA检测抗体滴度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用 SPF鸡胚从发生新城疫鸡群分离到一株病毒 ,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最小致死量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MDT)为 5 0 ,1日龄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 (ICPI)为 1.82 ,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为 2 .6 2 ,属强毒力毒株。以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病毒基因组 RNA,RT- PCR扩增其融合蛋白 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 ,经回收后 ,克隆到 p GEM- T载体上进行酶切鉴定与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与多株已报道的 NDV国内外参考株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较 ,F基因的同源性在 84% - 91%之间 ,氨基酸同源性为 82 % - 93% ,经基因进化树分析 ,证实流行株为基因 型毒株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免疫刺激DNA的克隆及其对抗体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从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免疫刺激基因,并把扩增的基因片段克隆和pGEM-T载体。PstI酶切结果表明重组质粒(rP)均含有扩增的基因片段;rP1与rP2是相同的重组质粒。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了重组质粒对小鼠产生抗体的影响,结果显示:重组质粒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免疫小鼠能产生较同的抗体水平,而重组质粒3则对小鼠产生的BSA抗体水平没有影响。对重组质粒1的序列分析,克隆的基因片段中富含CpG序列,并含有数个具有强烈免疫刺激作用的RRCGYY(如:AACGTT)序列。本研究为基因免疫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基因免疫佐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条单性负链RNA组成,血凝素基因是禽流感病毒基因组中变异最大的基因,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基因的变异情况。血凝素在病毒吸附及穿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来中和病毒的感染力,而且血凝素诱导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对宿主抵抗禽流感起到了决定性保护作用,使目前研制血凝素基因工程疫苗成为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热点。血凝素发挥功能之前必须裂解为两条肽链HA1和HA2,其裂解位点的氨基酸残基的组成是决定禽流感病毒致病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从血凝素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和基因疫苗等角度对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可为禽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PCR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 ,以ILTV北京E2株、ILTV山东分离株和 4个发病鸡喉气管组织的DNA为模板 ,利用PCR反应扩增出了一条长 12 0 0bp的核苷酸片段 ,而以正常绒尿膜组织、鸡正常喉气管组织、鸡传支病毒、鸡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的尿囊膜DNA为模板的PCR扩增反应 ,则为阴性 ,说明该方法对ILTV是特异的。敏感性实验表明 ,该体系可检测到 40pg的ILTV感染鸡胚尿囊膜DNA。对发病鸡不同部位DNA的PCR扩增结果表明 ,喉气管是ILTV的主要增殖部位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流稀鼻汁,颜面水肿为特征。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本病已成为鸡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发生在生产鸡和产蛋鸡,鸡场一旦流行,传播迅速,造成饲养鸡的淘汰率增加,饲料消耗和用药费用提高,肉鸡的屠宰率和饲养母鸡的产蛋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10.
鸡4种病毒抗原液的浓缩其四联没油佐剂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超滤浓缩技术对鸡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症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尿囊液进行了10倍或10倍以上的浓缩处理,并按一定的比例配比研制成四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对鸡的最小免疫剂量是0.25ml,免疫接种二周后,鸡新城疫和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的HI抗体效价分别达到8log2和7log2以上,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体S/P值均在0.2以上,抗体效价呈现明显的递增,抗体水平至少可持续4个月以上,这一结果证明该试验采用的禽类病毒性抗原的浓缩方法,适用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等不同抗原液和的浓缩,同时为其他病毒尿囊液工细胞培养的浓缩以及不同种多联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