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秀优5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组合,虽株高但耐肥抗倒,适合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秀优5号免耕直播氮肥(195kg/hm^2)苗肥:蘖肥:秆肥:穗肥以3:3:2:2为宜,产量达9.210t/hm^2。  相似文献   
2.
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因具有省工省力省本省秧田和高产稳产高效之优点 ,而深受广大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的欢迎。但是 ,现时的直播稻技术 ,普遍采用翻耕整地 ,分畦直播 ,仍需要耕耙和人工开板 ,还得开支为数不少的成本。改进和优化现有直播稻栽培技术 ,改翻耕直播为免耕直播 ,省略翻耕环节 ,再度降低生产成本 ,对完善直播稻栽培配套技术体系 ,具有积极的意义。一、免耕直播稻的主要特点我市免耕直播稻栽培 ,始于1997年 ,在富阳镇牌楼村金明华农户的承包田里 ,至今已进行了连续4年的试种 ,成效明显。1999年 ,该户试种的1467m2 免…  相似文献   
3.
双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耕直播油菜是指晚稻等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翻耕,在封杀老草和简单整平后直接播种油菜种子的一种轻简栽培方式。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之优点。免耕直播与翻耕直播相比,可节约成本60—80元1667m^2,单产略增或持平,播种期提早2d左右。免耕直播油菜更适合机收操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浙江富阳市位于浙西部山区,是典型的油-稻二熟制耕作区.为筛选适合富阳地区耕作制度和生态条件的优质油菜品种,加速优质油菜推广步伐,2004-2005年度我们引进多个双低油菜品种并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农田保护性耕作方式是指通过不破坏耕作层并连续多年水旱轮作、作物秸秆还田,以建成耕层深厚、富含腐殖质、保水保肥及持续生产的农田。为此,我们在单季晚稻上进行了农田保护性耕作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不同的农田保护性耕作措施在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变化趋势,表现较好的免耕 Agri-sc处理,在产量上比ck(翻耕直播)高17·9kg,增加3·4%,在经济效益上比ck纯收入增加67·3元/667m2,增幅为13·1%;在农艺性状上除了出苗率、分蘖以及有效穗高于对照外,千粒重、株高和穗长差异不明显,总粒数、实粒数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浙油50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油菜品种.品质优,芥酸含量0.05%,硫甙含量26.0μmol·g-1,优于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达50.79%,熟期适中,株型较紧凑,茎杆粗壮、抗倒性好,丰产性好.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09001).2011年在富阳市洞桥宜桥畈、高桥观前畈两地示范14.5 hm2,平均产量为2.634t·hm-2,比全市平均产量增产13.4%,其中攻关田6块,面积0.5 hm2,平均产量为3.780 t·hm-2.总结在富阳市试种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单季晚稻免耕直播试验,免耕直播具有节本增效之效果,明确了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特性,总结了单季晚稻免耕直播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1 免耕直播应用效果 1.1 高产稳产 据2003—2005年抽样调查,免耕直播比翻耕直播每667m^2增产40~50kg,增7%-10%。  相似文献   
9.
中9优1176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带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恢复系R1176后,再用其与印水型胞质不育系中9A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参加江西省和浙江省区试及各地试种示范,表现抗性较强,高产稳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广,易于制种,2005年3月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稻免耕直播轻简栽培技术,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不破坏耕作层,并通过连续多年水旱轮作、作物秸秆还田达到土壤养分投入量大于作物从土壤的吸收量,从而建成耕层深厚,富含腐殖质,保水保肥,可持续生产的农田。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单季晚稻产量,我们在农业厅农作局粮油科的指导下承担了小区播种量试验和肥料比较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