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GAS和STS对乙烯利诱导瓠瓜产生雌花的拮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引言先前的研究证明,利用气调贮藏能延长英国露地栽培番茄果实的青熟期,然后,可用化学的或高温的方法使其很快地成熟(Thomas,Gray和Drew,1977a,b)。但是,在贮藏和后熟过程中,不同品种间失重的差异相当大,三个月左右其差异达4—15%。进一步研究表明,为果实硬度或抑制果实衰老而培育的一些以色列品系,在贮藏中对结构变劣具有特殊抗性(Goodenough和Thomas,1981a)。而气调贮藏能延迟果实软化和色泽的转变,很少  相似文献   
3.
引言无限生长的蚕豆是一种高而多叶的一年生植物,其腋生花序明显地受到顶端生长竞争的不利影响。打顶就能减弱这种影响,从而达到保花保果的目的。这些试验所产生的效应可改变正常内源生长因子的活性,同时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外加的相似的生长物质是加强还是抵销内部生长物质作用而提高产量?不过加强也好,抵销也好都是把某些产物转移到生殖库,增加库的竞争能力,或者源的供应能力,或二者兼有;也可以是寻找两者间更高的运输  相似文献   
4.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防止辣椒落花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性属喜温,开花结果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夜温为15.5~20.5℃。在生产上,采用温床育苗、地膜覆盖和塑料小棚等栽培措施,获得早熟高产。但在辣椒生长前期的低温(10~15℃)弱光,后期的高温(21~27℃)、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或者是栽植过密,氮肥施用过多,枝叶徒长,都会引起落花,落花率一般可达20~40%,影响早期产量和总产量。 目前在杭州和上海城市郊区早春栽培辣椒,用2,4-D浸花(或涂花),对防止落  相似文献   
5.
GAs和STS对乙烯利诱导瓠瓜产生雌花的拮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GAs(Gibberellins,赤霉素)或STS(Silver Thiosulphate Complex,硫代硫酸银络合物)加乙烯利,在活体条件下,研究GAs和STS对乙烯利诱导瓠瓜产生雌花的拮抗作用.试验结果表明:STS和GAs几乎都能抵消乙烯利诱导瓠瓜产生雌花的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0~2.0mmol/L)内,乙烯利诱导雌花的效果是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当与GAs组合时,乙烯利诱导雌花的效应是随着GAs浓度(在0~4.0mmol/L范围内)的增加而减弱.STS抵消乙烯利的这种诱雌作用比GAs还要好,4.0mmol/L的STS几乎完全抵消了2.0mmol/L乙烯利的诱雌作用.  相似文献   
6.
瓠瓜(Lagenaria siceria Standl.),又称“葫芦”、“蒲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蔬菜植物。在主蔓上每一叶腋只开一朵雄花,很少着生雌花,而侧蔓则多开雌花,少开雄花,在栽培上主要依靠侧蔓结果。但在瓠瓜花芽分化的初期是两性花,以后根据雌、雄蕊的不同发育程度,才出现雌花或雄花。瓠瓜性别的表现,除受品种的遗传基因控制外,环境条件(光周期与温度)及乙烯利的浓度等也影响性别的表现。乙烯利处理瓠瓜苗株以后,主蔓上从第10-20节可连续着生雌花,提早结果,改变了开花结果习性。 为了进一步探讨组瓜性别的激素控制、增产效应及其栽培技术,对机瓜…  相似文献   
7.
乙烯、乙烯利和ACC对瓠瓜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Ethephon,Ethrel)可以促进瓠瓜(Lagenarialeucantha Rushy)雌花的产生,减少雄花的数目。但过去的试验只用了一个早熟品种,即杭州‘长葫芦’。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乙烯利的反应不同,早熟品种对乙烯利诱导雌花的反应最敏感,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最迟钝。早熟品种(杭州‘长葫芦’)在幼苗期用150ppm乙烯利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雌花产生,而中熟品种(温州‘圆葫芦’)和晚熟品种(杭州‘牛腿葫芦’),则要分别用200和300ppm才能得到相应的效果。不同品种对乙烯利浓度反应的差异,是与品种间茎尖组织的乙烯含量有关。早熟品种茎尖组织的乙烯释放量较多,而晚熟品种较少。但早熟品种茎尖组织中MAC[1-(丙二酰氨基)环丙烷-1-羧酸,即结合态的ACC]的含量较少,而晚熟品种较多。至于温度对乙烯利诱导多生雌花的效果,则是通过影响乙烯利的分解速率而起作用的。 乙烯利水溶液不论是茎尖喷洒还是叶片喷洒,都可以促进瓠瓜多生雌花。但用乙烯气体处理时,只有当茎尖部分受到处理,才能诱导多生雌花,若仅处理叶部,则没有什么效果。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是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可以在植物体内运转,在促进瓠瓜多开雌花方面,与乙烯利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8.
关于柑桔类植物对空气污染物质的反应,已有人作过相当广泛的研究和报道,尤其在美国加州,那里的柑桔产区易遭受许多毒害植物的气体的污染。现将几种主要的毒害植物的气体简介如下。 1.氧化剂 将里斯本柠檬的扦插苗,及里斯本柠檬的枳橙砧嫁接苗,置于O_3(臭氧)和已烯-1的  相似文献   
9.
瓠瓜与黄瓜的性别表现和内源乙烯与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瓠瓜(Lagenaria leucantha Rusby)及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性别表现与植株组织中乙烯释放量及氧化酶活性有一定关系。在瓠瓜上,乙烯剂处理在诱导植株雌性化的同时,增加了植株茎尖的乙烯释放量,提高了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同样经低夜温处理的黄瓜植株,其茎尖和叶片组织中这四种氧化酶的活性越高,越有利于雌花的分化。此外,在不同性别类型的黄瓜品种中,发现雌性越强的品种,其植株茎尖组织的乙烯释放量和ACC含量越多,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越高。从总的方面来看,在所测定的四种氧化酶中,以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雌/雄花比值的关系最为密切,并且总是呈正相关,在黄瓜上其相关系数(r)为0.843。但是,对雌/雄花比值与乙烯释放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主要不是直接作用于瓜类的性别分化(直接通径系数Pd=0.179),而是通过乙烯(间接通径系数Pi=0.665)的作用来影响瓜类的性别表现。  相似文献   
10.
尽管对延迟番茄成熟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这对商品生产者和业余园艺爱好者都是必要的,但是所研究出的方法实际上并不很受欢迎。然而,温室作物研究所(GCRI)的试验表明,在低温下,把改进空气贮藏和利用不成熟突变体培育得来的杂交种相结合,不论是露地番茄还是室内番茄都可能成功地延迟果实的成熟。多年来进行的零星试验,目的是要研究出一套贮藏番茄的方法,希望象苹果、梨那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