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汾河流域湿地退化特征及恢复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汾河流域湿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主要湿地类型有河口(内陆)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和沼泽及草甸湿地等,总面积930.51km2。由于人为不合理利用和自然的原因,导致汾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严重。该流生态环境主要表现特征为:(1)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导致湿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退化;(2)不合理的开发加速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湿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3)过度开垦破坏水禽的栖息地,滥捕盗猎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4)过度开采地下水和煤炭的无序开采使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2.
3.
为明确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以藜麦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氮肥0.2 g/kg +磷肥0.2 g/kg +钾肥0.1 g/kg,G)、常规施肥+聚丙烯酰胺(PAM) [0.25(GP1)、0.50(GP2)、0.75(GP3) g/kg]和常规施肥+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2(GX1)、4(GX2)、6(GX3) mL/kg],以不施磷肥+不施改良剂为对照(CK),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两种改良剂在藜麦种植前后对土壤性质及藜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能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含水率,并降低土壤全盐量、钠吸附比和土壤pH,在GX2和GP2处理下改良效果显著,与G处理相比≥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数分别显著提升45.8%、50.7%,土壤脱盐率和土壤含水率分别提升43.2%、40.0%和41.8%、30.0%,土壤钠吸附比分别显著降低39.3%、28.7%,土壤pH显著降低,较播种前分别降低0.36、0.31。施用改良剂能显著提升藜麦的籽粒产量,在GX2和GP2处理下达到峰值,与G处理相比分别显著提升81.6%、78.5%;藜麦地上部吸磷量显著提升,分别升高36.2%、34.5%。说明两种改良剂均能改善土壤性质,提升藜麦吸磷量和产量,PAM最适用量为0.50 g/kg,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最适用量为4 mL/kg。综合因素考虑在作用效果方面,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经济效益方面,PAM优于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对藜麦幼苗生长指标、根系生长指标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各测试指标与氮肥用量、灌水控制水平关系极为密切。在同一灌溉水平下,藜麦叶面积、生物量、根系总体积等幼苗及根系生长指标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而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施氮量相同时,叶面积、生物量、根系总体积等形态指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而POD活性、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各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水氮交互作用对各指标均有影响,对叶面积、生物量、根系总体积、POD活性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在试验设置的水氮范围内,藜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表型可塑性;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施肥均能缓解干旱对藜麦的胁迫。综合考虑,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施氮量为1~2g/kg的组合最优。  相似文献   
5.
不同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对藜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磷水平下配施腐植酸探究提高藜麦生长及产量的最佳施肥量,为藜麦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盆栽试验,以"藜麦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对照(0 g/kg)、低磷(0.1 g/kg)、中磷(0.2 g/kg)、高磷(0.3 g/kg) 4个施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对藜麦根系生理指标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其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中磷水平最佳。施加腐植酸可提高所有施磷水平下的藜麦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及其产量,籽粒产量和增产率均以低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与中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处理较高,其中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8.42%和100.76%,但磷肥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以低磷水平施加腐植酸处理最佳。综合考虑,此条件下0.1g/kg的施磷水平添加腐植酸处理最适合藜麦生长,可以提高磷肥利用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1 流域概况 新疆呼图壁河(以下简称呼河)流域位于天山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6°05'~87°06',北纬43°07'~45°20'之间,流域面积9 394 km2.流域内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  相似文献   
7.
以陇藜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设置4种壳聚糖(CTS)引发浓度(0、50、150、250 mg/L)和4种NaCl浓度(0、100、200、300 mmol/L)共16种处理,探究不同引发浓度对不同梯度盐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寻求在藜麦生产过程中利用壳聚糖来强化其耐盐碱性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当CTS引发浓度为150 mg/L时,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峰值;(2)相同引发浓度下,藜麦种子α-淀粉酶活性与盐浓度成反比,种子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幼苗的株高、根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在同一盐浓度下,藜麦种子α-淀粉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幼苗的株高、苗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随壳聚糖引发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则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引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胁迫对藜麦造成的伤害,其中,150 mg/L浓度引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1流域概况 新疆呼图壁河(以下简称呼河)流域位于天山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6°05′~87°06′,北纬43°07′~45°20′之间,流域面积9394km^2。流域内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呼河发源于喀拉乌成山,河流由南向北,最后消失于沙漠中,全长176km.据中国冰川目录统计,全流域有大小冰川239条,冰川面积72.07km^2,储量2.353km^2,年消融雪达0.524亿m^3,冰川补给占全年径流量的11.0%。  相似文献   
9.
1 概述 白杨河发源于额敏县境内的乌日可下亦山东南坡,源流为丹木约任,沿途汇入了托布加噶萨依、乌图顺、科勒迭能苏、克德尔拉我等支流,出山口后称白杨河。通过白杨河谷地,最后汇入艾里克湖。流域内除白杨河干流外,其余河流水量小,流程短。流域内主要河流有白杨河、布尔阔台河、科克塔勒河、达尔布图河和克拉苏河。  相似文献   
10.
为控制藜麦幼苗徒长导致的倒伏,提高幼苗质量,以藜麦1号为材料,利用不同质量浓度多效唑(50、100、150、200、300、400 mg/L)和矮壮素(500、1 000、2 000、3 000、5 000、7 000 mg/L)进行浸种处理,采用沙培的方法,通过测定藜麦幼苗的素质形态指标、茎秆抗折力、倒伏指数、壮苗指数和生理指标,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多效唑和矮壮素对藜麦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蒸馏水浸种(对照)相比,20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藜麦幼苗的株高降低33.84%、茎粗增加63.04%、茎秆抗折力增加94.29%、根系活力增加52.86%、叶绿素含量增加101.15%、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7.59%,为多效唑浸种藜麦的最适质量浓度;3 000 mg/L矮壮素处理藜麦幼苗的株高降低17.11%、茎粗增加60.14%、茎秆抗折力增加32.86%、根系活力增加19.52%、叶绿素含量增加49.4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0.34%,为矮壮素浸种藜麦的最适质量浓度。综合各指标可见,以200 mg/L多效唑对藜麦进行浸种效果较好,可促进幼苗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