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高温干旱天气是南康甜柚果实膨大期间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之一,会给甜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其主要危害:影响甜柚及其果实的正常生长;造成果实日灼;引起异常落果。本文从农业气象角度出发,提出防御高温干旱的有关实用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南康196l-2011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康甜柚生长期间高温干旱的气候变化特征,提出了有关防御高温干旱的果园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近51年南康平均每年出现高温日数为32.8d,以7月最多,8月次之;1961-2000年高温日呈减少趋势,其减少趋势率为0.46d/年;但进入21世纪以后,高温日呈增多趋势,其增多趋势率为3.07d/年。南康50年一遇的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南康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湿润指数最低为相对干旱期;20世纪90年代湿润指数最高为相对丰水期;20世纪70-80年代为干湿交替期。南康高温干旱灾害主要影响甜柚果实膨大和秋梢i隽发,生产中应采取不同的果园管理措施防御高温干旱对甜柚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以赣南地区1979年1月至2019年2月17个县(市、区)逐日降水量为基础资料,采用一元回归、M-K检验、小波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近40年赣南地区秋、冬季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赣南甜柚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赣南地区秋、冬季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月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明显,2、9月呈显著减少趋势;11、12月呈明显增多趋势。近40年秋季降水量在1985年出现了较明显的突变期,冬季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突变期。秋、冬季降水量都有2个明显主周期,分别是3年主周期和24年次主周期。9月降水量的减少,11—12月降水量的增多,可能是造成赣南地区甜柚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丛枝菌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AM)与大多数陆地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丛枝菌根的形成过程是一系列信号交换和转导的结果,受到很多基因的程序化表达调控。植物激素作为重要的信号物质被证实能够参与调控植物与AM真菌的互作过程。本文简述了植物激素在调控丛枝菌根形成的作用机理,为激素调控丛枝菌根形成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线索。主要进展外源施加低浓度的生长素和脱落酸能够促进丛枝菌根共生,而外源施加赤霉素能够显著抑制丛枝菌根中丛枝的形成;内源缺失赤霉素,脱落酸以及油菜素内酯会抑制丛枝菌根共生;茉莉酸合成突变体推迟丛枝菌根形成;独脚金内酯合成、转运以及受体突变体都会抑制丛枝菌根共生;生长素以及脱落酸受体表达量降低会抑制丛枝菌根共生。但是生长素信号受体的降低表达不仅能够显著抑制丛枝菌根的形成还能显著抑制丛枝细胞的正常发育,而植物脱落酸信号受体表达降低突变体中丛枝细胞发育正常。研究展望激素如何调控丛枝菌根共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敲除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通过菌根植物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和代谢组数据的挖掘,丛枝菌根共生中的众多科学问题以及与其他植物-微生物互作系统等问题都将一一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6.
利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与江西其他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主产县近55年气候资料,从黄栀子要求的气候条件出发,重点分析了南康区种植黄栀子的气候条件;运用Aic GIS软件制作了南康区黄栀子种植的气候区划。结果表明,南康区热量资源丰富,冬季冻害几率少,有利于黄栀子安全越冬;黄栀子成熟期日照比其他主产区明显偏多,有利于黄栀子提质增效;果实膨大期降水量比其他主产区略偏少,且期间高温热害少,只要注意灌溉,也易获得高产。南康区黄栀子种植高适宜区主要在中部,但其中适宜区多为丘陵和低山,可成为南康区大面积发展使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们在三江县的丹洲,融安县的大将、桥板、大坡一些山医乡镇农户的猪栏里,天黑以后,在睡熟的猪身上发现一种以吸食猪血的蝇蛆,我们对这种蛆进行了鉴定及防治试验。取得了一些结果,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1986年4月2日在融安大将乡董安大队,1988年12月4日在融安大坡  相似文献   
8.
根据南康区1981-2012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南康早稻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GIS技术制作南康区早稻种植气候区划。结果表明:近32年南康早稻生长季的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呈明显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5℃/10年、0.51℃/10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但年际间变幅较大,导致干旱和洪涝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加。南康区中部以种早稻迟熟品种为宜,但大部分地区以早中熟品种为宜,部分山区适宜种植一季稻。  相似文献   
9.
[目的]近几十年来,PHR和SPX蛋白作为磷信号途径中的核心调控蛋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们在其它养分信号途径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综述PHR与SPX蛋白在植物根系发育,养分吸收、转运与再分配中的研究进展,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SPX-PHR模块在其中的作用.[主要进展]植物PHR转...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提升早稻产量和品质,利用赣南17个气象站1981—2021年(每年的1—4月)的气象资料,根据早稻早播所需的气象条件,分析了赣南早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早稻早播的气候可行性。结果表明:赣南早春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并在2001年出现了明显增温的突变;稳定通过8、10、15℃的初日均明显提前;早春降水量变化较大,整体呈显著减少的趋势;早春日照时数则呈明显增多的趋势。因此赣南实施早稻早播的气候条件可行,且早稻早播时间应安排在3月中上旬之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