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复苏,植物约越来越受欢迎,我国的中药也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走进世界主流医约市场.通过对国际植物约市场现状的分析和我国中药产业发展面对的困难的探讨,为中药国际化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蓝猪耳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研究蓝猪耳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蓝猪耳为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T-形和直线形四分体。T-形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胚囊为蓼型发育形式;直线形四分体中珠孔端大孢子具功能,最终形成八核七细胞的成熟胚囊。胚囊发育异常偶有发生,但大部分胚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7-细胞胚囊。[结论]蓝猪耳雌性生殖细胞发育异常并不是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小宾  廖景平  邹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90-15492
[目的]对扇形蝎尾蕉进行花部维管束解剖学研究。[方法]取一个花序中不同发育时期的花朵,经FAA固定,铁矾-苏木精整体染色,石蜡切片法制片,每朵花从花梗顶部至雄蕊群与花柱基部的一段作连续横切,切片厚度10μm;进行系统观察,共观察了5朵花。利用ZeissAxioplan-2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扇形蝎尾蕉花梗的维管束密集地排列于中央区,接近室下区大部分维管束向外移动并排列为2环,而仅少数小的维管束向上延伸进入隔膜蜜腺。环状排列的2环维管束进入子房壁,并产生分支至中轴成为胎座维管束。在子房室下区,子房壁外方的维管束已可清楚的确认出心皮背束、隔膜束及胎座维管束。心皮背束在延长部下部即分裂为内外2分支,内方的分支与胎座维管束一起进入花柱;近轴面2枚外方的分支在缢痕处分裂为2~3束,并进入近轴面2枚外轮雄蕊;而远轴面1枚外方分支进入退化雄蕊成为退化雄蕊的中脉。隔膜束在子房室区位于隔膜外端,延伸至延长部顶端时分裂为2~3束,最后进入3枚内轮雄蕊。[结论]揭示了蝎尾蕉科退化雄蕊的维管束来源,为进一步确证蝎尾蕉科及姜目系统发育学关系提供新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热胁迫下羽叶薰衣草腺毛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40℃热胁48h后,腺毛细胞中参与合成与分泌的主要细胞器受到严重破坏。质体变形,缺少基质和嗜锇物质;线粒体缺少嵴,液泡化严重;小泡不正常地融合在一起,并靠细胞壁分布;内质网呈链条状,片层似球形,核糖体显著地附在内质网片层上;细胞核出现大量的纤维状颗粒物质;分泌时期的质膜和细胞器膜等扭曲变形。说明热胁迫影响腺毛的发育与精油的分泌,从而进一步影响精油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景佳  廖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27-15629
笔者以华南地区植物园游人为样本,开展了公众中草药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度调查,为进一步开展全国范围的调查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经过调查发现,受访者对中草药知识虽然了解不充分,但是却非常感兴趣,对中草药未来发展持有非常高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狭叶薰衣草与羽叶薰衣草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珊珊  廖景平 《园艺学报》2007,34(3):735-738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 ) 和羽叶薰衣草(L. pinnataL. ) 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狭叶薰衣草的核型公式为2n = 2x = 50 = 14m + 10 sm + st,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 = 50 =L + 11M2 + 13M1, 染色体组型为“2A”型。羽叶薰衣草的核型公式为2n =2x = 22 = 6m + 5 sm ( SAT) ,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 = 22 = s + 6M1 + 2M2 + 2L, 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7.
卧龙自然保护区拐棍竹地下茎结构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拐棍竹地下茎的数量特征、垂直分布结构、分岔习性和繁殖特点。结果表明,拐棍竹地下茎的密度大,193段.m-2,每段平均长为12.2 cm,地下茎总长2 169.8 cm.m-2,地下茎直径平均为1.1 cm,节间长平均为0.73 cm,平均每段地下茎具14节;随生长年龄递减,拐棍竹的地下茎直径、节间长、每段节数和每段长度递增,而地下茎段数和总长的变化则呈偏正态分布;拐棍竹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30 cm土层,并以"两侧单岔"为主要分岔类型,其次分别为"两侧多岔"和"一侧单岔","一侧多岔"很少;拐棍竹地下茎在土壤中延伸方向从坡面来看以"平行"方向延伸类型所占数量最多,为49.75%,从土壤剖面上来看拐棍竹地下茎在土壤中延伸方向则以"向上"类占优势,为53.19%,其次为"向下"类延伸方向,为39.12%。  相似文献   
8.
李荣  邹璞  唐源江  廖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86-4088
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分布于广东西南地区的兰花蕉和广西十万大山的长萼兰花蕉种群的样地调查,分析兰花蕉分布规律、种群结构、濒危现状及其濒危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兰花蕉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型,种群规模小,致濒的原因是环境破坏和自身繁殖能力下降。从形态学特征上分析兰花蕉及长萼兰花蕉的5个叶部特征,结果表明不管在种水平还是在居群水平,兰花蕉及长萼兰花蕉5个形态特征差异都达显著(P<0.05),其变异相对不太稳定,已出现一定的分化,且呈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影响园林风景质量的重要景观因素、园林风景景观质量与各景观评价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景观效果的优化方法,在对华南植物园的龙洞琪林景区进行全面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确定的3个准则层因素中最重要的为美感因素,其权重为0.408; 重要的指标层因素为景观的保存与延续和感官效果等,其权重分别为0.200和0.197; 重要的分指标层因素为空气质量和植物群落的独特性等,其权重分别为0.073和0.071。龙洞琪林景区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说明龙洞琪林景区的景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陈素红  邹璞  廖景平 《园艺学报》2010,37(4):607-612
玄参科植物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的萼片、花冠、雄蕊和雌蕊原基都具两侧对称性,且为合萼、合瓣花,雄蕊着生在花冠上,子房两心皮两室。花器官分化顺序为萼片、雄蕊原基、花瓣原基、雌蕊原基。5枚萼片原基发生顺序不一致,其式样为近轴面1原基-远轴面2原基-2侧生原基,萼片原基的发育是同步的;雄蕊原基先于花瓣原基发生,但其发育比花瓣原基缓慢,4枚雄蕊原基几乎同时发生;5枚花瓣原基同时发生,且远轴面的两枚花瓣原基后来有愈合迹象。与同科Agalinis densiflora花发育比较,两种植物花器官原基发生的时间和先后顺序有较大的差异。与同科地黄属(Rehmannia)、苦苣台科(Gesneriaceae)异叶苣苔属(Whytockia)、尖舌苣苔属(Rhynchoglossum)和台闽苣苔属(Titanotrichum)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比较,发现玄参科和苦苣苔科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关系比较复杂,5属并不能笼统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式样,认为以子房室数和胎座类型划分玄参科和苦苣苔科的可靠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