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小蚕共育是强化服务 ,主攻单产 ,合理配制各种蚕业资源的有效措施 ,尤其在桑园分散、技术力量不足、养蚕水平较低的蚕区 ,实行小蚕共育是确保养蚕成功的重要手段。宁都在 1998年开始进行试点 ,但因服务不到位 ,操作不规范 ,管理机制有效性不强 ,多年来未见实效。 2 0 0 2年 4月 ,县又派出一批有一定养蚕经验的蚕农到崇义跟班学习 ,回县后组织小蚕共育已初见成效。小蚕共育成功的关键是责任明确 ,技术操作规范 ,为此我们实行合同管理。一是共育户与大蚕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 ,共育小蚕必须整齐健壮无病 ,张种保证 2万头 ,大蚕发病户数达到 2 …  相似文献   
2.
宁都县蚕业生产起步于1990年,曾创下桑园面积达3万亩、年创利税过百万元的骄人成绩,但受茧丝市场影响,大起大落,几经反复,至2000年,全县桑园面积不足1 000亩,年产鲜茧只有45 t,宁都蚕业处于消亡的边缘.然而,自2000年以来,尽管茧丝行情仍然低迷,县内蚕业生产却是起死回生,稳步发展,桑园面积,养蚕数量和鲜茧产量连年增长.2003年虽受严重旱情影响,全县6 000亩桑园,年产鲜茧仍然达到200 t以上,总结几年来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栽桑养蚕是宁都县农业产业化的一项特色产业,自1998年在黄陂镇山堂村首次发现桑芽瘿蚊为害以来,近几年呈明显蔓延加重势头。2001年至2006年间黄陂、黄石两个乡镇67hm^2桑园受桑芽瘿蚊暴发为害,损失达六成以上,导致桑园全部挖毁,至今无人恢复栽桑养蚕。2006年以来又有固村、小布两个乡镇约80hm^2桑园受到桑芽瘿蚊的严重为害,损失惨重,已经严重影响到蚕桑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植物AAA是河南省内乡县中光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叶面微肥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增强叶面光合作用。为探索桑园增产新途径 ,我们采用该产品在固村镇湖坊村王田上小组宋有发的两亩肥水条件较好 ,长势相近的桑园进行了对比试验。1 供试品种桑树为杂交桑沙2 ×伦 10 9;蚕种为“芙蓉×湘晖”。2 试验方法试验区按正常管理 ,在上一批养蚕结束后 (5月18日 )每亩施用尿素 10kg ,磷肥 5kg ,钾肥 5kg。 6月5日第三批蚕养至二龄时 ,将该园划分为两个小区进行试验 ,其中一个小区用植物AAA15 0 0倍喷叶 ,另一个小区空白处理作对照 ,喷施后…  相似文献   
5.
1 推广方格簇的效果宁都县原来由于使用一些非优良簇具 ,造成茧质下降 ,卖价低 ,丰产不丰收 ,蚕农和公司蒙受了很大损失。我县春季多雨 ,虽推广过方格簇结茧 ,但因方法不当 ,簇的使用寿命极短 ,用一两次就没有用了。 1999年以来 ,通过不断摸索 ,掌握了一些经验 ,方格簇的使用寿命普遍长达四年之久还完好无损。至今 ,全县共推广方格簇 15万片 ,推广面达 90 %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在方格簇所结茧与其它簇具的茧比较有许多优点。茧形匀称、茧色洁白 ,双宫茧比塑料折簇下降 9% ,比竹花簇下降 4 %~ 5 % ,无柴印茧 ,而塑料折簇 2 %左右 ,竹花…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准确的东乡野生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本研究对水稻生长时期、接种体、接种时间及接种方法对接种效果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体菌丝片段-分生孢子混合液最有利于诱导稻曲病的发生;在16:00~17:00接种更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病;注射接种方法比喷雾接种法的发病效果更好;以上3个因素对东乡野生稻稻曲病诱发的影响与对照品种两优培九一致;东乡野生稻稻曲病最佳诱发时期为剑叶与倒二叶叶枕距为(4±0.5)cm时,这与两优培九的(6±0.5)cm不同。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牧禾复合生物菌肥在桑树上的施用效果,2006年3月份,在桑树施入催芽肥的同时,笔者分别在固村、长胜、石上、小布等乡镇的83亩桑园中施入了牧禾复合生物菌肥,并同时进行了桑园产量和养蚕对比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