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剥加多效唑对花而不实油树的增产效应*林永安林永潭林翔林芸(福建省古田县湖滨水果技术研究所352200)(福建林学院西芹教学林场油花而不实现象较普遍,其中不少植株树冠高大,营养生长旺盛。针对此,笔者在90年代初的初步试验基础上,于1994~199...  相似文献   
2.
早熟5号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用自交不亲和系10383和二环系26—5—4—5配制的一代杂种。其株高31厘米,开展度40~45厘米,叶片厚而无毛.深绿色,中肋白色;叶球高25厘米,横径为15.5厘米,单球重一般1.3公斤,叶球叠抱,白色,矮桩,且质嫩.食味好。生长期50~55天,比山东省鲁白8号(83—2)早熟5天左右,比鲁白1号约早熟22天,亩产净菜2500~2800公斤,高者可达3000公斤。早熟5号在平均气温20~25℃条件下(9月上中旬)能正常结球,适宜早播,对病  相似文献   
3.
以固液混合油辣椒多相流的灌装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其灌装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直径为36、48、60 mm的计量缸在灌装过程中的密度场、各相体积分数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灌装机构计量缸直径的增大,灌装流场的密度均匀性变好,高密度和低密度区域明显减少,直径为60 mm的计量缸其固液混合油辣椒多相流流体的各相体积分数和密度分布比其他两种较好,体积分数与初始设定基本吻合,研究结果为灌装装置的结构设计和灌装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花生新品种“龙花163”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过程的研究表明,处理N2在整个花生生育进程的地下部干物重、地上部干物重和叶面积系数均大于N1和N3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地下部干物重、地上部干物重和叶面积系数均随着花生的生长而增加,但当追肥水平达到一定(N2)即施纯N为45 kg/hm2时,再提高追肥水平而地下部干物重、地上部干物重和叶面积系数均降低.  相似文献   
5.
王阳青  廖福琴 《杂粮作物》2004,24(4):212-213
岩薯5号是以岩齿红为母本,岩9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该品种在福建省区试和全国南方区试中平均鲜薯产量各为40.70 t/hm2和36.51 t/hm2,分别比对照种新种花、金山57增产34.30%和8.97%.平均薯干产量各为10.64 t/hm2和8.92 t/hm2,分别比对照种新种花、金山57增产31.41%和4.09%.晒干率26.2%,出粉率11.7%,每1 000 g鲜薯中含胡萝卜素97.00 mg、维生素C 167.6 mg.高抗蔓割病,适应性广.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南方夏秋薯区非薯瘟病地推广种植,目前累计种植面积34.71万hm2.  相似文献   
6.
70年代中后期,日本温州蜜柑的价格因生产过剩而严重下跌。于是一些有见识的果农就开始利用塑料大棚来栽培柑桔,试图销售更早成熟的果实以获得高收入。他们主要采用加温和不加温两种塑料大棚来种柑桔的。  相似文献   
7.
林芸 《福建农业》2006,(11):37-37
白天太阳大,不少人怕伤眼睛,当阳光直晒进屋里时,都喜欢拉上窗帘。但是比利时科研人员的研究表明,让房间里多些阳光,不仅能使人打起精神,还能让思维敏捷,避免精神萎靡。  相似文献   
8.
我国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芸 《饲料博览》1990,(5):33-34
  相似文献   
9.
自1985年有人创造了用南瓜养猪的经验后,日本又掀起了一股种植南瓜热。随后,又出现了南瓜流动青贮料的制作技术,使日本的健康养猪业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饲料品种,据日本的经验证明,在配合饲料中增加12%的南瓜流动青贮料,可提高母猪的产仔率和肥猪的出肉率,可使肥猪的育肥期缩短25天。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组培方式对花生子叶离体组培获得再生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栽培种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往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抗病(逆)性降低,为了保持花生品种的固有特性,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以花生种仁中的子叶作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获得再生组培苗,再用不同的基质种植组培苗,搬到室外炼苗,约15d后移栽至大田。试验结果以混合NAA和2,4-D的培养基诱导率最高,达81%,基质以蛭石∶腐土=1∶1的幼苗成活率最高,达91%,幼苗室外移栽的最佳时期是3月份;大田定植期为4月上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